贵州
①唐贞观九年(635)改南伊州为贵州。治郁平县(今广西贵港市)。辖境相当今贵港市地。属岭南道。宋属广南西路。元属湖广行省。明洪武二年(1369)降为贵县。②明都司名。洪武十五年(1382)置。驻贵州宣慰司(治今贵州贵阳市)。领龙里、新添、安南、威清、平坝、毕节、赤水、普市等实土卫、所,及土官龙里卫所属大平伐、新添卫所属新添等长官司,辖境相当今贵州龙里、贵定、晴隆、平坝、清镇、毕节、安龙等市县及四川叙永县南部地。清废。③省名。见“贵州省”。
①唐贞观九年(635)改南伊州为贵州。治郁平县(今广西贵港市)。辖境相当今贵港市地。属岭南道。宋属广南西路。元属湖广行省。明洪武二年(1369)降为贵县。②明都司名。洪武十五年(1382)置。驻贵州宣慰司(治今贵州贵阳市)。领龙里、新添、安南、威清、平坝、毕节、赤水、普市等实土卫、所,及土官龙里卫所属大平伐、新添卫所属新添等长官司,辖境相当今贵州龙里、贵定、晴隆、平坝、清镇、毕节、安龙等市县及四川叙永县南部地。清废。③省名。见“贵州省”。
1815—1868亦译密迪士、麦多士等。英国人。早年赴德习汉语。清道光二十三年(1843)来华,任英国驻广州领事馆翻译。咸丰二年底(1853)任上海领事馆翻译。四年随英使文翰访问太平天国天京(今南京)
1453—1532明湖广安陆(今属湖北)人,初名蛟,字志同,号九峰。成化进士。正德六年(1511)官至户部尚书。八年忤帝意致仕。世宗即位复原官。嘉靖二年(1523)因请减太监招忌,遂称病归。
春秋末鲁国人,名郢,字行,一作子行。孔子学生。
即今甘肃、四川二省境内白龙江。《书·禹贡》“西倾因桓是来”,即此桓水。发源于西倾山南,屈曲东南流至今甘肃舟曲县东与古羌水(即今岷江)合,又东南至今文县东与古白水(即今白水江)合,东南流入今嘉陵江。其与
备身别将、备身都将、备身统军、备身军主、备身幢主的合称。北齐置。属领左右府,负责宫禁侍卫,从八品,位在备身正、副都督之下。
古代认识论命题。语见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后知至。”东汉郑玄注:“格,来也;物,犹事也。其知于善深,则来善物,其知于恶深,则来恶物。……此致或为至。”程朱派多从认识事理角度训解,如程颐训
一作按兔爪儿简寨。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腰站附近。原属建州女真苏克苏浒河(苏苏河)部,明万历十三年(1585)为努尔哈赤所并。
清代福建、台湾一带之无业游民。以衣衫褴褛终生赤脚,故名。
1194—1229南宋闽清(今属福建)人,一说琼州(今海南琼山)人。本名葛长庚,字如晦,一字白叟,号海琼子,一号武夷翁。诏封紫清真人。世称紫清先生。十二岁举童子科。“博极群书,贯通三氏(儒、佛、道)”
太平天国印书。太平天国壬子二年(咸丰二年,1852)刻印。初刻本,包括《原道救世歌》、《原道醒世训》、《原道觉世训》和《百正歌》等编,多为洪秀全于 1844—1845年所撰宣传文稿。修订本删去《百正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