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夏国书略说
书名。近人罗福苌著。1914年东山学社刊印。分书体、说字、文法、遗文四部分,是近代最早、较全面研究西夏文字的专著。其中关于字形偏旁的分析,对后世影响颇大。
书名。近人罗福苌著。1914年东山学社刊印。分书体、说字、文法、遗文四部分,是近代最早、较全面研究西夏文字的专著。其中关于字形偏旁的分析,对后世影响颇大。
明崇祯十六年(1643)五月李自成于襄京(今湖北襄阳)采用的尊号。
1843—1914诗文又作士文、思文。清末山东莱阳人。莱阳城北八社农民联庄会会长。曾抵制官绅借举办“新政”而肆意勒索。宣统二年(1910)春,带领千余饥民抵县署,要求将官绅侵吞的积谷抵充捐税,被拒,并
?—889唐蔡州上蔡(今属河南)人,一说许州(今河南许昌)人。为许镇牙将。广明元年(880),割据蔡州(今河南汝南)。中和元年(881)与监军杨复光同败黄巢起义军于许州。杨复光奏升蔡州为奉国军,以他为
即“清乾隆内府舆图”。
即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。辽代诸帝春猎之所。元周伯琦《上京扈从诗后序》云:“其地南北皆水泺,势如湖海,水禽集育其中,以其两水,故名鸳鸯。或云水禽唯鸳鸯最多。”圣宗统和二十年(1002)始游猎于此。以
官署名。(1)元代置。见“织染杂造人匠都总管府”。(2)明清掌织染绸缎事务之机构。明代又称“织染杂造局”。设于南、北两京和地方各布政使司。南、北两京所设者分内外,内局为宦官八局之一,以应上供,外局为地
1156—1219金中山永平(今河北顺平)人,字充之。明昌进士。累迁德州防御使。泰和六年(1206),镇压德、博等州农民起义。八年,任监察御史。反对置三司治财。贞祐三年(1215),任户部侍郎,迁河南
?—1220高琪或作高乞。金西北路(今内蒙古多伦北)女真人。护卫出身。历任州官、刺史。泰和六年(1206),与宋人战,有功。大安三年(1211),官泰州刺史,率乣军三千入卫中都(今北京),驻缙山。贞祐
即“郑桓公”。
官署名。西魏大统十二年(546)置为尚书省十二部之一。西魏末、北周置为天官府诸司之一,掌宫廷饮食,设中大夫为长官。建德二年(573)省中大夫,改以下大夫为长官。宣帝时复旧。北齐为都官尚书所辖诸郎曹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