耗羡
又称羡余。清代附加税之一。以补偿征税手续费、杂费及保管解运过程中的损耗为名加征的钱粮。顺治初地方官多征滥收,中饱私囊。后屡饬禁革,收效甚微。至雍正初年乃议定耗羡归公,各就本省情形酌定分数征收,所得存库,以备地方公用,概不解部。各省数额不一。如奉天各州县每两银收一钱;直隶之遵化、丰润、张家口等地,每两收五分;福建征秋屯粮米,每石收米一斗等。各省所征均受中央监督。
又称羡余。清代附加税之一。以补偿征税手续费、杂费及保管解运过程中的损耗为名加征的钱粮。顺治初地方官多征滥收,中饱私囊。后屡饬禁革,收效甚微。至雍正初年乃议定耗羡归公,各就本省情形酌定分数征收,所得存库,以备地方公用,概不解部。各省数额不一。如奉天各州县每两银收一钱;直隶之遵化、丰润、张家口等地,每两收五分;福建征秋屯粮米,每石收米一斗等。各省所征均受中央监督。
官名。清代八旗佐领之一种,属世袭之佐领。凡由原立佐领之人带来人丁编立与因功所得户口编立之佐领,或由兄弟一同带来人丁编立与族人合编之佐领,以及初编或分编佐领时即令承管积有五世以上者,均为世管佐领。其佐领
清代设于京师之驿站。隶属于兵部会同馆,管理京师驿传事务。额设驿马五百匹,马夫二百五十名,车一百五十辆,车马一百五十匹,车夫一百五十名。每年经费由兵部核明数目移咨户部颁给。
清道光十四年(1834)由英籍基督教传教士在广州创办,以介绍西方科学、艺术、史地、财经等方面的知识和出版此类书籍为其主要活动。
即“冼夫人”。
官名。三国蜀置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王平传》:“延熙元年,大将军蒋琬住沔阳,(王)平更为前护军,署琬府事。”
即宋高宗赵构。建炎三年(1129)三月,苗傅、刘正彦发动兵变(详“苗刘之变”),迫高宗退位,尊为“睿圣仁孝皇帝”。大臣吕颐浩、张浚起兵讨伐苗、刘,称高宗为“建炎皇帝”。
书名。清陈鹏撰。一卷。春秋时见于经传者总一百二十四国。清乾隆初年,顾栋高著《春秋大事表》,对春秋爵姓存灭,考订颇详。但因其国以年叙,其有爵无姓,或有姓无爵者皆杂载表中,难以检索。陈氏加以改编,以有爵有
1232—1316元顺德邢台(今属河北)人,字太初。幼习儒经,至元十六年(1279)以荐为陕西按察司检法,未几辞归,居家讲学,因家近龙冈,时称龙冈先生。后召为太史院主事,辞不赴皇庆初,诏以翰林修撰致仕
官署名。北齐置,掌东宫洒扫、铺设诸事,设斋帅、内阁帅以主其事,隶门下坊。隋及唐初沿置,龙朔二年(662)改称太子典设局。
①(? —43)东汉初东莱黄(今山东龙口东)人,字仲都。新莽时,曾任新博属长。后为更始政权信都都尉。与太守任光坚守孤城,拒王郎,同迎刘秀。遂任右大将军,封武固侯。从平河北,更封中水侯。征为五官中郎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