绛邑县
本绛县,东汉改名。治今山西曲沃县西南。属河东郡。魏、晋属平阳郡。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赵固、郭默攻其河东,至于绛邑,右司隶部人盗牧马负妻子奔之者三万余骑”,即此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改为曲沃县。
本绛县,东汉改名。治今山西曲沃县西南。属河东郡。魏、晋属平阳郡。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赵固、郭默攻其河东,至于绛邑,右司隶部人盗牧马负妻子奔之者三万余骑”,即此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改为曲沃县。
云南省的别称。云南本简称滇,又因位于国土南部,故名。明许伯衡著有《滇南札记》。
在今安徽寿县西北。北魏正始元年(504),萧宝寅行至汝阴,东城已为梁所取,乃屯寿阳栖贤寺,即此。
?—1233金女真人,字子正。本名卜吉。承安二年(1197)策论进士。宣宗兴定四年(1220),累官礼部侍郎。七月,与翰林待制安庭珍奉使蒙古求和,见太师国王木华黎。又独往中亚,见成吉思汗。五年冬还。口
宋代钱币。神宗元丰元年(1078)铸。圆形方孔,钱文分篆、隶、行三体。分铜、铁两种。
见“三史国语解”。
使职名。北监牧使简称。唐时,置于原州(今宁夏固原)城内,辖七监。安史乱后渐废。
书名。清张澍撰。八卷。其内容包括贵州地方的物产、风俗、民情、地理、山川、名胜、古迹,以及历史掌故和张氏政绩。其传闻多属奇闻异说。所记述皆各自为篇,分别标目,共一百目。多属记述张氏官贵州玉屏知县时的见闻
老子用语。意指无以名状。与“有名”相对。语出《老子》第一章:“无名天地之始,有名万物之母。”意谓宇宙之本原不可名状。亦指“道”。“道常无名”,“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。”(第二十五章)其属性自然而然,故
唐代南诏地名。在今云南洱源东部。《蛮书》卷五:“邆川城,……东北有史郎川。”
1285—1347元人。蒙古蔑里乞氏。伯颜弟。曾侍武宗、仁宗。泰定四年(1327),任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。历任兵部尚书、御史大夫、知枢密院事等官。顺帝至元三年(1337),拜太保,分枢密院,往镇北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