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种(種)
东汉京兆长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字兴先。桓帝永寿年间,以司徒掾按察冀州,刺史二千石惧罪弃官而去者数十人。后为高密侯相,迁兖州刺史。时中常侍单超兄子单匡为济阴太守,依势贪赃五六千万,乃遣从事纠举,并及其宾客亲吏四十余人,内外为之震栗。后被单超诬陷,坐徙朔方。遇赦,卒于家。
东汉京兆长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字兴先。桓帝永寿年间,以司徒掾按察冀州,刺史二千石惧罪弃官而去者数十人。后为高密侯相,迁兖州刺史。时中常侍单超兄子单匡为济阴太守,依势贪赃五六千万,乃遣从事纠举,并及其宾客亲吏四十余人,内外为之震栗。后被单超诬陷,坐徙朔方。遇赦,卒于家。
古西域国名。汉时王治呼犍谷(今新疆叶城南阿克河河谷一带)。属西域都护。
①北周官制仿《周礼》,官员品秩有一命至九命之差,且分为“内命”和“外命”。内命指在朝廷中任职之官。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:“内命,三公九命,三孤八命。”②见“内制①”。
散官名号。金为宦官第十五阶,正七品下。元为第八阶,从五品。
南朝梁吴兴乌程(今浙江湖州)人,字公信。少好学,齐永明初,为国子生,举高第。未调,乃还乡里。家贫,结群盗劫掠三吴。后为于湖令,有能名。明帝即位,为曲阿令。永泰元年(498)会稽太守王敬则反,兵进建康(
?—前317战国时鲁国国君。公元前345—前317年在位。名偃。鲁康公之子。
①女官名。隋炀帝始置,为司膳之佐,协掌割烹煎和之事。唐、宋、金、明历朝沿置。明永乐后其职尽归于宦官。参见“二十四典”。②官署名。明代东宫典膳局和王府典膳所简称。
①唐、宋、金代孔目官的省称。②官名。明代置,为翰林院首领官,掌传达、文移、会计、簿书等事务,未入流。建文中曾改称典簿,永乐初复旧制。清沿置,隶翰林院典簿厅。顺治元年(1644)置汉员一人,十五年定为满
983—1056辽后族。审密部拔里氏。字伯仁,契丹名脱古思,汉名萧贯宁,又作萧管宁。萧排押之子,世为国舅。女观音为道宗宣懿后。历仕圣宗、兴宗两朝。累迁西北路招讨使。太平六年(1026),领兵攻甘州(今
战国时由魏国发起的诸侯会盟。时魏国“拥土千里,带甲三十六万”,魏惠王准备“以十二诸侯,朝天子以西谋秦。”秦孝公恐,遣商鞅入魏游说魏惠王,建议他除号令宋、卫、邹、鲁等小国外,北面争取燕国,西面争取秦国,
南朝人。曾任宋太史令。元嘉中,奉诏更铸张衡旧浑天仪,又创制小浑天仪。据京房六十律,引申推演计算至三百六十律,将三分损益法的律制推向极端。这种律制探索的理论尝试,后来产生积极的成果。唐祖孝孙的十二律即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