秉常
即“夏惠宗”。
即“夏惠宗”。
官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置,员三十人,正六品,据事大小出使。唐代沿置,为正六品下文散官,郡公出身者由此叙阶。宋初为正六品下文散官。太平兴国元年(976),以避讳改承直郎。元丰三年(1080)复置为寄
官署名。明代于军务繁多、地处冲要之地置,简称行都司,制同都指挥使司。每都司设都指挥使一人,正二品;都指挥同知二人,从二品;都指挥佥事四人,正三品。下设经历司经历、断事司断事等官。共建陕西(驻河州)、山
官署名。西魏大统十二年(546)置为尚书省十二部之一。西魏末、北周置为天官府诸司之一,掌宫廷饮食,设中大夫为长官。建德二年(573)省中大夫,改以下大夫为长官。宣帝时复旧。北齐为都官尚书所辖诸郎曹之一
蒙古语,意为婿。蒙古、元代驸马皆称古列干。
?—1642明山西大同人。少时随叔父曹文诏从军,官至参将。崇祯八年(1635)率曹文诏遗部归隶洪承畴,任副总兵。十一年,败李自成于潼关,进左都督。次年,入卫京师,屯遵化,为东协总兵官。十四年,随洪承畴
?—1214金上京路(治今黑龙江阿城)女真人,本名按出。大定进士。章宗时,累官至尚书右丞,罢为外任,以张万公荐,复拜平章政事。泰和六年(1206)充陕西宣抚使,改革驿递制度,设急递铺以通军情。大安三年
或作武隧津。魏晋时期易水(今河北徐水县西北遂城北瀑河)流经武遂的俗称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易水“又东流径武隧县南”,“俗又谓是水为武隧津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康六年(340)前燕慕容皝袭后赵,“进破武
元初北方户类之一。即协助全科户(科取全部赋税的户)承担赋税的人户。主要是漏籍(括户时未登记被查出的)、老弱、析居等缺少丁力产业难以全科之户,所纳税额为全科户的一半。至元十三年(1276)前后,入籍的协
①古代敲击乐器。用青铜制成,悬挂叩击而鸣。镈身细长中空,横断面作合瓦形,下缘平直,顶上有半环形钮,常有扉棱,多出土于南方,流行于商代晚期到战国早期。春秋时有以大小及音阶不同的若干件排列成组的,称为编镈
书名。参见“倪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