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塘名。在唐江南道福州连江(今属福建)东北十八里。贞观元年(627)筑。
今河南巩义市东南洛河支流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义宁元年(617)李密取兴洛仓,刘长恭帅东都兵讨之,渡洛水,“陈于石子河西,南北十余里”,密“陈于石子河东”,大败隋兵,即此。
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主要分布于今云南潞西、瑞丽、陇川、盈江及梁河等市、县山区,泸水、昌宁、耿马、澜沧等县亦有少数分布。有景颇、载佤、喇期、浪莪等支系,各以其名自称,汉族则分别称之为大山、小山、浪速、茶山
又译兀鲁、兀鲁吾、吾鲁兀、兀鲁兀惕。蒙古尼鲁温部的一支,由兀鲁兀台的后裔组成。兀鲁兀部首领术赤台率部依附成吉思汗,与忙兀部同为先锋军。蒙古建国后,术赤台与其子怯台皆受封为千户长。兀鲁兀等五部号称“五投
?—312西晋新兴(治今山西忻州)人,字长盛。以孝闻。博通经史,州郡屡辟不就。齐王冏辅政,辟为大司马军咨祭酒,转拜新兴太守。永嘉初,归附刘渊,累至侍中、太保、录尚书事。为相,不犯颜忤旨。汉主刘聪与群臣
即碑文。《碑版文广例》载,唐开元二十五年(737),羊愉撰《景贤大师身塔记》,末有“碑版所详,不复多载”语,即指碑碣上所刻志传文字。
官名。宋代国史院属官。以秘书省校书郎、正字充任,掌有关修史事宜。
即“乌古论镐”。
①西周国名。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康城。《史记》有《卫康叔世家》。《史记》司马贞索隐曰:“康,畿内国名。宋忠曰:‘康叔从康徙封卫。’”王应麟《诗地理考》以为康叔初封即阳翟县西北康城。②(?—33)汉西域莎
书名。清黄本骥编订。十卷。明嘉靖间,陈士元著《姓觿》十卷,共收单姓、复姓三千六百二十五。黄氏取陈氏书删其繁复,补其阙遗,力排历来氏族书中之矛盾,凡义同而重见者合并,文同而音义各别者则两存之,力图使纷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