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门
①设置在津渡处的关门。北周庾信《庾子山集·明月山铭》:“船横埭下,树夹津门。”②汉魏雒阳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城南西门。亦名津阳门。唐骆宾王《和李明府》诗:“津门对小平(按:即“小平津”,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)。”③天津市的别称。明永乐二年(1404)筑城置戍,三年移天津卫治此。自迁都北京后,因地当畿辅门户,故名。
①设置在津渡处的关门。北周庾信《庾子山集·明月山铭》:“船横埭下,树夹津门。”②汉魏雒阳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城南西门。亦名津阳门。唐骆宾王《和李明府》诗:“津门对小平(按:即“小平津”,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)。”③天津市的别称。明永乐二年(1404)筑城置戍,三年移天津卫治此。自迁都北京后,因地当畿辅门户,故名。
官名。东汉末曹操始置,亦称乘黄厩令。魏、晋沿置,七品,隶太仆。职掌皇帝乘舆及御厩诸马。东晋或省。南朝复置,隶太常。梁为流外官。北齐为乘黄署长官,隶太仆寺,职掌略同。隋、唐、五代因之。隋从八品下,唐从七
在今浙江富阳西北新桥、三桥间。唐贞观十二年(638)县令郝某因旧址开,并造水闸。湖周六十里,溉田万余亩。万岁登封元年(696),县令李濬筑堤。贞元七年(791)县令郑早又增修之,后废。清重修,今尚存。
1755—1823清山东栖霞人,字恂九,号兰皋。嘉庆进士。授户部主事,浮沉郎署二十余年,惟一肆其力于著述。于《尔雅》一书,用力最久,尝谓邵晋涵之《尔雅正义》虽搜集较广,然于声音训诂之原,尚多有不明,因
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乌蒙土司置土府。治今云南昭通市。辖境同元土司。属四川省。清雍正五年(1727)改属云南省。六年改流,并置恩安县(今昭通市)为治所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牛栏江以北地区。九年改名昭通府
唐置羁縻金川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金川、小金川地区。明封哈伊拉木为金川寺演化禅师,世领其地。清康熙五年(1666)授嘉纳巴演化禅师印;其庶孙莎罗奔以土舍将兵从岳钟琪作战有功,雍正元年(1723)为金川安
清政府向铜矿厂征税名目之一。硐户卖矿不纳课,惟按煎成铜数,每铜价银百两,抽银若干两,谓之熟课。
①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肥城市东南。《春秋》成公三年(前588):“叔孙侨如帅师围棘”,即此。②春秋齐地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《左传》昭公十年(前532):“桓子召子山,私具幄幕、器用、从者之衣屦,而
私家徒隶。亦称私徒属。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范蠡曰:‘君行令,臣行意。’乃装其轻宝玉珠,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,终不反。”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公仲躬率其私徒以斗于秦。”
隋开皇十六年(596)分汝阳县置。治今河南商水县。属陈州。大业初属淮阳郡。唐仍属陈州。天宝至德间曾属淮阳郡。北宋建隆元年(960)避太祖父赵弘殷讳,改为商水县。
即“逎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