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治粟内史

治粟内史

官名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“秦官,掌谷货,有两丞。”秩中二千石。入汉沿置。景帝后元年(前143)更名大农令。参见“大司农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秘书省

    官署名。晋代置,《晋书·徐广传》:“(徐广)除秘书郎,典校秘书省。”一说晋代称秘书寺,至南朝梁终改称秘书省,与尚书、中书、门下、集书并称五省。设秘书监为长官,领著作省,掌管国史的修撰及管理中外三阁图书

  • 掌座

    官名。唐代两京郊社署郊坛置,员二十四人,以主神御之物,皆由礼部自斋郎中奏补,任满十二年授官。

  • 百将传

    书名。宋张预撰,翟安道注。一百卷,一作十卷。预以历代将帅用兵之成败,莫不与孙武兵法相符契,因集古良将百人之传以撰此书。起周太公,迄五代刘词,凡与兵事无关者均删之。每传后题以孙武兵法,断其行事。

  • 蒲阳温

    女真语,意为“幼弟”。女真人实行分家子与未分家子制度,诸子年长即异居。末弟主持父母遗业,称“主家子”,在宗族中最受尊重,名前常冠以“蒲阳温”之号。

  • 乐部

    官署名。西魏、北周春官府原设司乐,北周保定四年(564)改为乐部。掌演乐事,以乐部中大夫主其事。后代多废不置,其演乐事分属太常寺太乐署等机构。清乾隆七年(1742)置。乃特设之机构。掌管大祭祀、大朝会

  • 哥降节

    见“六节”。

  • 天竺

    中国旧籍对古印度的别称。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称古印度为“身毒”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始言“天竺国一名身毒”。《晋书》、《魏书》、《新唐书》、《宋史》均称天竺。《续高僧传》称“贤豆”,唐宋时又异称为“婆罗门

  • 鬼臾区

    臾又作容,或称臾区、车区,号大鸿。相传为黄帝之臣。知医道,能占星气,推历数,晓兵法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有《鬼容区》三篇,乃后人依托之作。

  • 狱门亭长

    官名。西晋置,为县属吏。訄书 书名。章炳麟撰。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冬在苏州付梓,次年成书。辑录政论和有关经、史、文、哲、音韵论文五十二篇,倾向尊君改良。后两度增订重编,删去议论变法、损益改制旧文

  • 五部督邮

    汉代郡太守属吏有督邮,分部循行属县,督察吏治,有两部、三部、四部、五部不定。凡分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部者,合称五部督邮。秩六百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