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荃
1624—1684
清江苏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字贞蕤,号绎堂,又号充斋。顺治探花。官至礼部侍郎。康熙时书法甚著名。圣祖曾召入内廷,论古今书法。凡制碑版、御座箴铭多命其书写。每侍圣祖作书,下笔即指其得失,兼析其由,深受嘉许。著有《南帆咏》、《充斋集》。
清江苏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字贞蕤,号绎堂,又号充斋。顺治探花。官至礼部侍郎。康熙时书法甚著名。圣祖曾召入内廷,论古今书法。凡制碑版、御座箴铭多命其书写。每侍圣祖作书,下笔即指其得失,兼析其由,深受嘉许。著有《南帆咏》、《充斋集》。
即“梁启超”。
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。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。其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—前3000年。分布在陕西、河南、山西、河北和甘肃东部、内蒙古南部、湖北西北部一带。因遗物中最有特点的器物
见“大藤峡”。
唐人。国子监算学助教。奉诏在李淳风主持下与梁述等注释《周髀算经》、《九章算术》等汉唐十部算经,显庆元年(656)十二月书成,颁令国学行用。
见“白叠子”。
官名。战国置。秦、韩、赵、魏设有此官。掌藏兵器的武库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秦律杂抄》:“禀卒兵,不完善(缮),丞、库啬夫、吏貲二甲,法(废)。”即发放给军卒之兵器,质量不好,库啬夫要被罚二甲,而且撤职永
相传为高辛氏时八元之一。
1860—1899清江苏元和(今吴县)人,字建霞,号师。光绪进士。由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。曾入同文馆学习,关心时变,研究中外形势。光绪二十年(1894)任湖南学政,以“变士风,开辟新治”
①唐至德二载(757),以蜀郡为成都府,建南京;凤翔郡为府,建西京;改西京京兆府为中京,与北京太原府、东京河南府合称五京。上元元年(760),成都府去南京之号,与东京河南府合为四京。《资治通鉴》:上元
即“周定王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