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周
明苏州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字启南,号石田、白石翁。一生甘居布衣,放情江南山水。工行草,尤善绘山水,师法杜琼。前期多画小景,后期拓为大幅,笔墨苍老。文征明、唐寅曾从其学画,为吴门派首领,吴门四大家之一。亦善诗文,著有《石田稿》、《客座新语》、《续千金方》等。
沈周手迹
明苏州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字启南,号石田、白石翁。一生甘居布衣,放情江南山水。工行草,尤善绘山水,师法杜琼。前期多画小景,后期拓为大幅,笔墨苍老。文征明、唐寅曾从其学画,为吴门派首领,吴门四大家之一。亦善诗文,著有《石田稿》、《客座新语》、《续千金方》等。
沈周手迹
北周大定元年(581)以郑州改名。治长社县(隋改名颍川县,唐复旧,明初废。今河南许昌市)。隋大业初改为颍川郡。唐初复名许州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颍川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许州。唐辖境相当今河南许
杂志名。清光绪三十年三月(1904.4)在保定创刊。月刊。内部发行,北洋武备研究所主办,以讲求兵学、改良军队为主旨。宣传忠君爱国、抵御外侮。主要介绍日本和西欧军事知识和操练方法。共出二十五期,三十二年
宋洪州丰城(今属江西)人,字广居。靖康时官右迪功郎,权澧州司户参军。高宗内禅,除本路帅幕。 上所著《补后汉书年表》,以补范晔《后汉书》之阙。尝自题其堂曰“补史”。
清末学生组织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五月,邹容在上海通过《苏报》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。计划在各省设总部,各府县设分部,联合各省学生团体组成一全国性的学生组织,“以鏖战于中国前途竞争逼拶中”。旋因邹
西汉置。治今河北廊坊市西北古县。先后属燕国、勃海郡。刘玄更始三年(25),刘秀与尤来、大枪、五幡农民军战于此。东汉改属广阳郡。三国魏至北魏属燕国、郡。隋属涿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移治今市西旧州东南,
古代祭祀九州土地之处。《礼记·祭法》:“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。”孔颖达疏:“群姓谓百官以下及兆民。……大社在库门之内右。”
明江西新建(今南昌)人,字明成,号洪阳。隆庆进士。历官徐州同知、南京尚宝丞、国子监祭酒。万历十九年(1591)进吏部左侍郎入阁。二十六年因所荐杨镐丧师于朝鲜,夺职闲住。不久又因攻击郑贵妃削籍为民,病卒
①北魏太和二十一年(497)置。治今河南南乐县西北。属昌乐郡。隋废入繁水县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,隶魏州。次年徙治今南乐县。五代唐改南乐县。②宋初析寿光县长寿乡置。治今山东昌乐县西北。属潍州。元至
古籍四部分类法之丁部,包括诗、词、赋和文集等。《隋书·经籍志四》为集部,著录楚辞、别集、总集等三种,凡五百五十四部,六千六百二十二卷。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丁部为集,分楚辞、别集、总集等三类,凡八百九十部
393—441南朝宋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北)人,字蒨玉。昙首从弟。晋末,任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。入宋,为太子中舍人,转咨议参军。以疾去职。元嘉四年(427),起为义兴太守,入为侍中。累迁吏部尚书。居选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