汲郡
西晋泰始二年(266)置。治汲县(今卫辉市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、辉县、卫辉、获嘉、修武等市、县地。属司州。《晋书·王宏传》:泰始初为汲郡太守,“督劝开荒五千余顷”。北魏移治枋头城(今浚县西东、西枋城)。辖境亦有变迁。北周为卫州治。隋开皇初郡废。大业及唐天宝、至德时又曾改卫州为汲郡。
西晋泰始二年(266)置。治汲县(今卫辉市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、辉县、卫辉、获嘉、修武等市、县地。属司州。《晋书·王宏传》:泰始初为汲郡太守,“督劝开荒五千余顷”。北魏移治枋头城(今浚县西东、西枋城)。辖境亦有变迁。北周为卫州治。隋开皇初郡废。大业及唐天宝、至德时又曾改卫州为汲郡。
?—628西突厥雄主。射匮可汗弟。唐武德初嗣位,建牙石国北之千泉(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西吉尔吉斯山北)。三年(620)高祖遣使约其合攻东突厥,颉利可汗惧而请和。在位时,北并铁勒,西拒波斯,南接罽宾
一作哲德沙尔汗国(意为“七城汗国”)。(1)清同治三年(1864)新疆少数民族起事中建立的政权之一。以回族封建主金相印等为头目,建干喀什噶尔地区。因乞援于浩罕,触发阿古柏入侵新疆而被取代告亡。(2)同
①(?—1397)明初濠州(治今安徽凤阳东北)人。元末投朱元璋,从渡江,攻战有功,历官花枪所千户、威武卫指挥佥事。洪武三年(1370)以凤翔卫指挥守凤翔。败元将贺宗哲,击退蜀将吴友仁,召佥大都督府事。
官名。汉之侍中、三国魏之散骑常侍,功高者并为祭酒,侍中祭酒之名盖源于此。南朝齐设侍中祭酒,功高者居之,掌诏令机密。梁侍中功高者,在职一年,诏加侍中祭酒,与侍郎功高者一人,对掌禁令。
即“枢密副使”。
亦作暴䳒、暴子。战国时韩国将领。韩襄王十一年(前301),率军与齐匡章、魏公孙喜攻楚方城,相持半年,破楚军于垂沙(在今河南唐河境),韩、魏得宛、叶以北地。魏安釐王二年(前275),秦攻魏
?—1569明嘉靖、隆庆时农民起义首领。初为潮州农民军首领吴平部下,后降官府。隆庆元年(1567)再度起义,击杀澄海守备李茂才,俘获知县。二年攻广州,转战于闽、粤海域。后遭总兵俞大猷、李锡、郭成等部联
见“怯薛”。
书名。原著作者不详,清李善兰与英国艾约瑟(Joseph Edkins,1823—1905)合译。三卷。分别阐述抛物线、椭圆线、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,体例与欧几里得《几何原本》大致相仿。咸丰九年(1859
东魏孝静帝年号(538—539)。凡二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