桀溺
春秋时人。隐士。《论语·微子》载他与长诅耦耕,子路问津,他说: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谁以易(改变)之?且而(尔)与其从辟(避)人之士(指孔丘)也,岂若从辟(避)世之士(指隐者)哉?”认为天下已乱,无人能够救治,对社会和政治持消极态度。
春秋时人。隐士。《论语·微子》载他与长诅耦耕,子路问津,他说: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谁以易(改变)之?且而(尔)与其从辟(避)人之士(指孔丘)也,岂若从辟(避)世之士(指隐者)哉?”认为天下已乱,无人能够救治,对社会和政治持消极态度。
殷末帝乙、帝辛(纣)的别都。即今河南淇县。周初,平武庚、管叔、蔡叔之乱后,为卫国都。春秋时曾为狄人所居。《春秋》闵公二年(前660):“狄入卫”,即此。后属晋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三年(前550):齐“伐
北魏置。治今陕西礼泉县东北。属咸阳郡。西魏北周时为秦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名醴泉县。
清文宗年号(1851—1861)。凡十一年。
见“育材书塾”。
即“冉有”。
管形火器。明戚继光据大样佛郎机改良而成。主要将其身管加长,加厚,载于两轮炮车上,发射时去掉两轮,以内实棉絮之铁筒置于炮后,以防后坐。
①西汉置。治今辽宁朝阳市东北一带。属辽西郡。东汉移治今河北抚宁县东榆关站(一说即今河北山海关)。西晋后废。②唐武德初置。治今河北滦县西北。属平州。七年(624)废。贞观十五年(641)复置,万岁通天二
东汉敦煌(今属甘肃)人,字子瑜。少孤贫,性笃学,佣作以自给。州郡累召,称疾不出。著有《汉皇德纪》(一称《皇德传》)。
即“侯小叔”。
元女真人,蒲察氏。通多种语言。至元十七年(1280),奉世祖命探求黄河之源,任招讨使。是年四月,抵达河州(今甘肃临夏),历四、五千里,探得火敦脑儿(星宿海)为河源。冬,还京师,献河源图及城市位置图。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