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标包制

标包制

清末在羌族等地区实行的官税承包制度之一,即地方政府将官税交由地方豪绅承包,负责征收,按规定数额上缴税金。承包人称包商。包商借势盘剥人民。所在地区羌、藏、回、汉各族均受其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绍兴路

    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绍兴府为路。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宣慰司。治所、辖境同绍兴府。至正二十六年(1366)朱元璋复改为府。

  • 乌江亭

    秦置,因附近有乌江而得名。即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乌江镇。楚、汉之际,项羽垓下战败,至此亭自刎。西晋太康时置乌江县。明初废为镇。

  • 夭坝长官司

    土司名。又名夭坝蛮夷长官司。元至正十三年(1353)置。长官夭姓。明洪武初归附,洪武十八年(1385)升贵州蒙囊直隶夭坝安抚司。清康熙十一年(1672)改置长官司。治今贵州丹寨县北。与永安司同管下排五

  • 大军库

    官库名。南宋各屯驻大军皆置,如鄂州大军库、江陵大军库,掌储钱,为备边之费。

  • 白答

    见“白叠子”。

  • 成无己

    约1066—约1156金聊摄(今山东聊城)人。世习儒医,博通群书,对张仲景之《伤寒论》尤有研究。所著《注解伤寒论》十卷,为现存最早全面注解《伤寒论》之专著。另著《伤寒明理论》、《伤寒论方》等。

  • 大宋郡

    战国魏置。因故宋国地,故名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商丘市及安徽省砀山县等地。

  • 典设局

    官署名。隋唐时隶东宫左春坊(门下坊)。掌汤沐、灯烛、洒扫、铺设之事。隋称斋帅局,长官为斋帅。唐改典设局,长官为典设郎,置四人,从六品下;下设丞二人,正八品下。另有幕士二百四十五人。

  • 断骨契

    又称绝产卖断文契。将田园宅屋等的典契改为卖契,称断骨契。

  • 酒坊使

    官名。唐代始置,为诸司使之一。宋初称内酒坊使,掌内酒坊之事。后复旧称,且多不领本职,仅为武臣迁转之阶。属东班诸司使。真宗咸平元年(998)定为同六品,元丰改制改正七品。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阶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