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柔然

柔然

亦作蝚蠕、蠕蠕、芮芮、茹茹。古族名。北魏时亦称其所建政权为柔然。源于东胡。传说其始祖木骨闾为鲜卑拓跋部奴,子车鹿会始拥有部众,自号柔然。公元四世纪中游牧于漠北,附属于代国。拓跋珪南迁平城(今山西大同)后,柔然进居阴山一带。北魏天兴五年(402)首领社仑征服今土拉河、鄂尔浑河流域高车、匈奴余部,统一漠北;置军法,定赏罚制度,自称丘豆伐可汗。建王庭于鄂尔浑河东侧。盛时疆域西到焉耆之北,东至朝鲜之西,北抵今贝加尔湖,南与北魏相邻。与北魏时战时和,又通使南朝,受中原汉族文化影响。北魏和平五年(464)受罗部真可汗始建年号永康。以游牧为主,兼事狩猎,有冶铁、造车、制革等手工业,与内地及中亚有广泛的经济、文化联系。官号有国相、国师、俟利发、吐豆发、俟利、俟斤、莫何等。柔然太平三年(487),所属高车副伏罗部西迁自立,渐衰微。北魏正光元年(520)内乱,可汗阿那瓌投魏。北魏分裂后,柔然复兴,东、西魏争与和亲。西魏废帝元年(552)及恭帝元年(554)先后为所属突厥击破,部分投北周或西迁,大部多为突厥所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宁明州

    清雍正七年(1729)以思明州改名。治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。乾隆元年(1736)移治今宁明县。不辖县。属太平府。1912年废,改为宁明县。

  • 左龙武军将军

    官名。唐代北衙禁军统兵长官之一。开元二十七年(739)改左万骑营为左龙武军置,二人,从三品。贞元三年(787)增为三人,为左龙武军大将军副贰。

  • 药方洞

    古洞名。位于今河南洛阳龙门西山。北魏晚期开凿。以石窟洞中多刻医药处方,故名。药方刻于北齐武平六年(575)。因年代久远,剥蚀漶漫,其中文字完整者六十五方,部分残缺者四十二方,残损过甚者三十三方,共计一

  • 市正

    官名。春秋时吴国置。负责市场管理的长官。《越绝书·荆平王内传》:“子胥遂行,至吴,徒跣被发,乞于吴市。三日,市正疑之,而道于阖庐。”

  • 程戡

    990或997—1066北宋许州阳翟(今河南禹州)人,字胜之。天禧进士,补泾州观察推官。宝元初,迁起居舍人、知谏院,历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、三司户部副使,出为陕西都转运使。未几,知渭州,徙成都府。

  • 通政寺

    官署名。明建文中改通政使司为通政寺,改通政为少卿。成祖朱棣即位,复旧。

  • 彰化县

    清雍正元年(1723)分诸罗县北半线地置。治今台湾彰化市。属台湾府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为日本侵占,1933年改彰化市。1945年日本投降后,原辖区改置彰化县,驻地仍称彰化市。

  • 故吏

    ①曾经为吏的人。②旧时僚属。东汉时多指被贵戚官僚荐举、辟用的官吏。大官僚往往拥有众多故吏,形成社会政治势力。如袁绍及其父祖“树恩四世,门生故吏遍于天下”。举主或长官与故吏之间,结成一种形同君臣的从属关

  • 巴布海

    1596—1643清太祖第十一子。初授佐领。天聪八年(1634)授一等参将。崇德四年(1639)擢正黄旗副都统,封镇国将军。七年以不满朝政,革爵,废为庶人。次年因造匿名帖陷害谭泰案,被处死,籍没。

  • 土商

    即“山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