材武人
武官名。宋代指因捕获“强恶盗贼”补授官职或得以升名、减年磨勘以上者,因守城补授官职而转官及减年磨勘者,因随军被赏而转官、减年磨勘者。
武官名。宋代指因捕获“强恶盗贼”补授官职或得以升名、减年磨勘以上者,因守城补授官职而转官及减年磨勘者,因随军被赏而转官、减年磨勘者。
?—307西晋琅邪阳都(今山东沂南南)人,字仁林。浮躁有才辩。历官骠骑从事中郎、侍中、御史中丞。曾弃长沙王司马乂,奔邺投成都王颖。及东海王越辅政,与吏部郎周穆共说越废怀帝立清河王司马覃,越不许。再言之
即今江西樟树市。为南北药材汇集地,明洪武三年(1370)置巡司、税课局。正德十四年(1519),宁王朱宸濠作乱,南赣抚臣王守仁起兵吉安,会军于樟树镇,以讨宸濠,即此。
藏传佛教噶举派两大传承之一。由琼波南交巴(1086—?)创立。因在香(今西藏南木林)地方盛行而得名。琼波南交巴曾先后七次去印度学习佛教密法,后从噶当派朗巴塘巴受比丘戒。因所传教法主要源于印度,与塔布噶
宋代各路提举常平司的简称。
1490—1566明香山(今广东中山)人,字才伯,号泰泉。正德进士。历任江西提学佥事、南京国子祭酒等职。以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,罢归。为学以程朱为宗。惟理气之说,独持一论,认为“通天地亘古今,无非
表面带有茸毛的织物。原料大多为丝,也有用毛或其他纤维的。《玉篇》:“绒,细布也。”《广韵》:“绒,同狨。”《集韵》:“狨,兽名,禺属,其毛柔长可藉。”最初约起于模仿动物毛皮。现能见到的最早实物是长沙马
晋敦煌(治今甘肃敦煌西)人,字休然。世为西土著姓。少仕州郡,稍迁魏镇西将军邓艾司马,从艾破蜀有功,封关内侯,累迁议郎。入晋,上疏为艾被诬谋反辩解,武帝嘉其意。然自知身微宦孤,取长假还乡里。临去,遣子上
古代测水之瓦。为掌握城外水之深度,在城内井墙置瓦为记,约与后世之水涨表同。《墨子·备水》:“置则瓦井中,视外水深丈以上,凿城内水渠。”
简称北城兵马司。官署名。明清五城兵马指挥司之一。凡京城内外,划境为五,其北境属该司。掌巡捕盗贼,疏理街道及囚犯、火禁之事。明设指挥一人,正六品;副指挥四人,正七品;吏目一人。清沿置,指挥、副指挥、吏目
太平天国水军。清咸丰二年(1852)攻克武汉后正式建立。由祁阳人唐正才为典水匠,职同将军,总统水营船只。建都天京(今南京)后扩充为前后左右中五军,旋增至九军。每军编制与陆营同。除参加作战外,还兼有运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