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丹溪
即“朱震亨”。
即“朱震亨”。
书名。清魏光焘等编著。八卷。主要根据章奏公牍编成,为继《平定关陇纪略》而作。前四卷为“武功记”,按年记载同治三年(1864)至光绪九年(1883)左宗棠率军镇压回民起义和击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经过。后四
在今河南荥阳市北,古荥泽受河水口,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苏代曰:“决荥口,魏无大梁”,即此。
本洛南县,明天启元年(1621)改“洛”为“雒”。治今陕西洛南县。属商州。1964年改今名。
①(?—1900)清汉军镶黄旗人,字集庭。累官协领。甲午战争中负责供应军需,因功擢瑷珲副都统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俄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,大举入侵东北,他遣军抗击,击毙俄军官两人。瑷珲陷落后,又率
道教书名。唐司马承祯撰。分《敬信》、《断缘》、《收心》、《简事》、《真观》、《泰定》、《得道》七篇,附《坐忘枢翼》一篇。论述去欲得道,坐忘安心之法。认为静定功夫乃修炼形气,养和心灵,长生久视的关键。主
又译灭里吉、默而吉、迈礼吉等,复数作蔑儿乞惕。部落名。游牧于色楞格河,少数种植田禾,有兀都夷、麦古丹、脱脱邻、兀花思、察浑等部,《元朝秘史》称三姓蔑儿乞惕。后被成吉思汗消灭。
亦作亭障。战国时各国在边境及关塞所置守望报警之设施。亭是在边境土台上的建筑,用以瞭望敌情;鄣是在边境及关塞上所筑的城堡,有尉驻守。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魏“卒戍四方,守亭鄣者不下十万。”
书名。何震编,王芷馥资助,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在日本东京出版,章炳麟、苏曼殊叙。二卷本,辑诗八十七首,词三十八阕。
1869—1912清末福建闽侯人,字赞侯。福州船政学堂肄业。后曾充北洋海军济远舰员,在甲午海战中立功。后历任海军飞鹰、镜清等舰船械、驾驶、管带等职。宣统三年(1911)任海筹舰管带。武昌起义后率舰起义
东汉晚期画像石墓。在今山东沂南县城西4公里北寨村,俗称将军冢。1954年发掘。墓室用石材筑成,宽7.55米,长8.70米,体积326.34立方米。分前、中、后三主室,附东三侧室,西两侧室,合计八室。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