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城
古代军用防御工具。用木为之框,肩阔五尺,高堞五尺,上安滚木二道,大竹钉布于上。约可一人负之而行,在城上则立在垛口,防敌兵夜袭登城;在军中,可肩而下营,立成营盘。
古代军用防御工具。用木为之框,肩阔五尺,高堞五尺,上安滚木二道,大竹钉布于上。约可一人负之而行,在城上则立在垛口,防敌兵夜袭登城;在军中,可肩而下营,立成营盘。
三国魏雁门太守牵招所开,又称牵招渠。时因“郡所治广武,井水咸苦,民皆担辇远汲流水,往返七里。招准望地势,因山陵之宜,凿原开渠,注水城内,民赖其益”(《三国志·魏志·牵招传》)。源出于雁门山,流经代县东
杂志名。清政府推行“预备立宪”的言论机关报。光绪三十三年九月二十日(1907.10.26)在北京创刊。日出一册。考察政治馆主办,官报局出版。宣言以“使通国人民开通政治之知识,发达国家之思想,以成就立宪
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翼长”。
又译温迪痕、温的罕等。女真部落姓氏。分布在统门水(今图们江)、胡论水(今吉林五常县拉林河支流)、移里闵河(今吉林省饮马河)、宋葛斜斯浑(即松花江细流处)等地。译汉姓有二:温氏、张氏。
?—918唐末五代人。宦官。事前蜀高祖(王建),为内飞龙使,典禁兵,参预机密。与后主母徐贤妃朋比为奸,紊乱朝政,后主(王衍)得为太子,其力居多。高祖病危,以兵入宿卫,谋尽去诸大臣,不果。后主即位,贬流
官名。(1)隋代左、右监门府各置三十员,正七品。唐代左右监门卫置六百八十员。掌禁卫宫门。(2)隋代太子左、右监门率各置十员,从七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为监门直事,置六十员。唐代复名监门直长,置七
南诏官名。小府的主将称幕㧑,副称幕览。参见“演习”。
?—1665明末清初广东丰顺人,字葛如,一字鉴伯。原为南明桂王朱由榔总兵。顺治六年(1649)降清。郝尚久起兵反清,他参与镇压,以功授潮州总兵,进左都督。又与明将郑成功水师战于泉、漳、潮、惠诸郡。康熙
元代诸王封号,授兽纽金印。太宗六子合丹裔孙火郎撒、忽鲁歹、忻都察等先后受封。
战国秦置。治今湖北竹山县西南。汉属汉中郡。三国魏至北周为上庸郡治,西魏、北周又为罗州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)移于孔阳故县,治今竹溪县东南。大业中属房陵郡,唐属房州。北宋开宝中省入竹山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