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北宋张绪撰。十卷。宋初句延庆撰《锦里耆旧传》,记前、后蜀事。绪续其书,起乾德三年(965),迄大中祥符二年(1009)。自平蜀之后,朝廷命令、官吏姓名、政事因革,以至李顺、王均、刘旰起事之迹,皆
日本与清政府订立的关于双方救难事宜的约章。签约日期不详,自光绪十六年七月十七日(1890.9.1)执行。由清总理衙门与日本公使大鸟圭介签于北京。凡三款。主要规定:两国彼此拯救海上难民,所给之衣食、路费
官名。北宋初置,属横班诸司使,为武臣、内侍迁转之阶,乾德二年(964)定为视三品。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及内侍官名,改为通侍大夫。
?—465北魏代(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)人,本姓步六孤。陆俟子。鲜卑族。太武帝时入侍左右,为南部尚书。及太武帝死,与殿中尚书长孙渴侯等迎立文成帝,朝廷由之而安。封平原王。寻迁侍中,加抚军将军,领太子太傅
明万历五年(1577)置。治今罗定市。属广东省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定、云浮、郁南等市、县地。1912年废,改本州为县。
天文仪器名。十八世纪初,英国制成两件演示太阳系结构的天文仪器传到中国,一称“浑天合七政仪”,一称“七政仪”,前者配有钟表机械,可自动表演地球和行星绕太阳的运动,两仪器今存故宫博物院。清乾隆二十四年(1
官署名。明初总领禁卫衙门。初属中书省,后改隶大都督府。设都镇抚,从四品;副镇抚,从五品;知事,从八品。后改宿卫镇抚司,设宿卫镇抚、宿卫知事等官。洪武三年(1370)改为留守卫指挥使司。各行省亦置,掌各
官名。殷代武官,主征伐、戍卫及田猎。《殷虚文字甲编》第一一六七片:“癸酉卜,争贞,令多射卫。”
即“冉魏”。
屯田卒省称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“而轮台、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,置使者校尉领护,以给使外国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