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殊山石窟
北魏石窟。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部文殊山山谷中。传说文殊菩萨曾居此山,因而得名。洞窟大多分布在前后两山崖壁上,现存窟龛十多个,多已残破。千佛洞、万佛洞两窟较为完整,均属早期北魏支提窟。塑像虽经后代重修,但尚保存早期塑像艺术风格。壁画色彩艳丽,风格典雅。
北魏石窟。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部文殊山山谷中。传说文殊菩萨曾居此山,因而得名。洞窟大多分布在前后两山崖壁上,现存窟龛十多个,多已残破。千佛洞、万佛洞两窟较为完整,均属早期北魏支提窟。塑像虽经后代重修,但尚保存早期塑像艺术风格。壁画色彩艳丽,风格典雅。
即“景差”。
兵种名。亦称轻车士,即驾轻车作战的士兵。《汉书·冯唐传》:“(文帝)拜唐为车骑都尉,主中尉及郡国车士。”颜师古注引服虔曰:“车骑之士也。”
书名。一名《长城金竟》。清石景芬著。六卷。记石氏在乡办团练,顽抗太平军于乐平、弋阳、上饶等地史事。起自咸丰三年(1853)四月,迄于同治三年(1864)。对被杀之官绅,均列传记其事。
官署名。北周置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,仿《周礼》建六官,于春官府置典命司,掌内外九族及玉帛衣服的礼制规格,并管理全国的僧道事务。北周初,改置大司礼。保定四年(564)五月,又改为礼部。
书名。清汪远孙撰。一卷。辽自太祖阿保机建立政权,至天祚亡国,凡九帝,共二百十九年。汪氏据《辽史》考其纪年,与叶隆礼《契丹国志》间有不合,遂编为是书。以辽纪年为主,按年排次,采五代诸朝和十国之可纪年者与
春秋时楚国人。楚成王太子商臣之师。楚成王四十六年(前626),成王欲废商臣,另立公子职为太子。商臣向他问计,乃示意杀父自立,商臣遂率部围成王宫,逼之自杀。商臣继位,即楚穆王,被任为太师,兼掌环列之尹。
约261—约300西晋阳平元城(今河北大名东北)人,字广微。武帝时,历任佐著作郎、博士、尚书郎。曾辨释汲冢竹书文字,皆有义证。草创《晋书》的帝纪及十志。又著有《三魏人士传》、《七代通纪》、《五经通论》
即“老子”。
1591—1645明苏州嘉定(今属上海)人,字豫瞻,一字广成。天启进士。授南京武选司主事,父丧归乡居守。崇祯中,授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。历江西提学参议、浙江右参政。召为顺天府丞,未赴任而明亡。为官耿直贤
书名。撰人不详。元世祖至元十三年(1276)诏修。今未见传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