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改官法

改官法

宋代选人改为京朝官之制。凡在任选人,取得本路一定员数的帅抚、监司、知州作举主保奏,按本人历任任数和考数,经磨勘合格,授予改官状五份,即赴京等待班引,班引后改承务郎以上官资,即成为京朝官。改官途径有三:一、用考第改官。承直郎至修职郎须三任六考,迪功郎七考,举主皆五员,改为京官。进士及第第二、第三名,初任回,即经磨勘改为次等京官;承直郎资序和儒林郎系进士、明经、九经出身,改升朝官。进纳人四任十考,有举主五员,亦可磨勘改官。二、酬赏改官。军功出身,九考,有举主六员,改京官通直郎资序。三、致仕改官。选人陈乞致仕,历任半年以上,曾关升至六考,改为通直郎资序。朝廷限定每年选人出官员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提学使

    官名。清末省级教育行政长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改原学政设,每省一人,正三品。作为督抚属官,位布政使之次,提法使之前。掌总理全省学务,选用僚佐,管理驻防学务,聘用外国教员等事宜。

  • ①官制用语,即量才授官。宋分选人注拟的差遣窠阙为十等,每一等为一选,第一选为两府司录,次赤令、留守、两府、节度、观察判官、少尹,顺次至第十选,为中下县、下县簿、尉。②春秋楚地,确址不详,当在今湖北宜都

  • 叔鱼

    即“梁鳣”。

  • 盐政大臣

    官名。清宣统元年(1909)十一月设,管理全国盐务、盐政。有“督办”和“会办”两种名义,督办盐政大臣由度支部尚书兼任,会办盐政大臣由湖广总督和各产盐省分督抚兼任,各行盐省分督抚均兼会办盐务大臣衔。盐政

  • 刘晔

    ?—234三国时淮南成德(今安徽寿县东南)人,字子扬。汉宗室之后。东汉末避乱,率部曲随庐江太守刘勋。勋败后归曹操,为司空仓曹掾。建安二十年(215),从征张鲁,还迁行军长史兼领军。魏黄初元年(220)

  • 慈安太后

    1837—1881清咸丰帝后,满洲镶黄旗人,钮祜禄氏。广西右江道穆杨阿之女。咸丰二年(1852)封贞嫔,进贞贵妃,立为皇后。十一年咸丰帝死于热河(治今河北承德)行宫,同治帝即位,尊为皇太后,徽号慈安,

  • 古国名。 即“郧”。

  • 盾墨拾遗

    书名。清易顺鼎撰。十四卷。作者字实甫,湖南龙阳人。官广东钦廉兵备道。光绪二十年(1894)中日战争起,矢志效死沙场,投刘坤一戎幕,随同北上山海关,筹划战事。及战败和议成,复两渡台湾,以期策动刘永福抗战

  • 关尚书八条事

    参领尚书省政务的一种名义。《梁书·沈约传》:“领太子詹事,扬州大中正,关尚书八条事,迁尚书令。”据《宋书·百官志上》,两晋常置数人录尚书事,称参录或录六条事,谓其各掌一部分政务。又有关尚书七条事、参关

  • 豫让

    春秋战国间晋国人。毕阳之孙。初事范氏、中行氏,皆不得志,转投知伯,知伯以国士遇之。晋出公二十二年(前453),赵、韩、魏三家灭知伯,分其地。赵襄子以知伯之头为饮器。他称“士为知己者死”,逃入山中,变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