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次
①按官职等级秩序提升任用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贤能不待次而举。”王先谦集解:“不以官之次序,若傅说起版筑为相者。”②又称待班,宋代选举制度之一。选人经磨勘改为京官后,编排成甲,每甲数人,等待皇帝接见,方能赴铨除拟差遣。每月接见三甲或六甲,岁约百人左右。
①按官职等级秩序提升任用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贤能不待次而举。”王先谦集解:“不以官之次序,若傅说起版筑为相者。”②又称待班,宋代选举制度之一。选人经磨勘改为京官后,编排成甲,每甲数人,等待皇帝接见,方能赴铨除拟差遣。每月接见三甲或六甲,岁约百人左右。
南朝梁置安州,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钦州。因钦江为名。大业三年(607)改为宁越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为钦州。治钦江县(今广西钦州市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灵山、钦州二市、县地。属岭南道。北宋天圣初
①南北朝对尚书省的俗称。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大同十年》:“(东魏高)澄谓(崔)暹、(宋)游道曰:‘卿一人处南台,一人处北省,当使天下肃然。’”胡三省注引杜佑曰:“御史台在宫阙西南,故名南台。尚书省在北,
书名。清官修。五十四卷,卷首四卷。初刻于乾隆六十年(1795)。采编年体例,汇集档案资料,依年月日排比,记述清朝在乾隆五十六年派兵进藏击退廓尔喀(今尼泊尔)人第二次侵掠西藏后藏地方始末,清政府制订治理
书名。北宋佚名撰。二卷。记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六国史迹旧闻。上卷为吴杨氏、南唐李氏、前蜀王氏、后蜀孟氏事,下卷为南汉刘氏(彭城氏)、闽王氏事。末附朱文进、卓俨明、李儒赟、留(娄)从效、张汉思、陈洪进事。以
元平江(今江苏苏州)人,字仲敏,号溪云。主要活动于十四世纪上半期。博学能诗文,善画竹,作勾勒法,名闻于时。亦能山水。传世作品有《双勾竹卷》。
?—1241南宋临安富阳(今属浙江)人,字强父。开禧进士。累迁著作郎兼权兵部郎官,请理宗通下情、节国用、宽民力。历知台、婺州,擢监察御史。时宋、蒙灭金,他主张先壮国势,再出师汴洛。历任左司谏、殿中侍御
472—499南朝齐吴郡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字韩卿。少好文,永明末,与沈约、谢脁等同创永明体。以四声制韵。官至后军行参军。后坐父罪系尚方。寻遇赦,未几卒。有文集行于世。
监牧名。唐元和十四年(819),置于扬州海陵(今江苏泰州)。以淮南节度使兼监牧使领之。大和二年(828)废。
见“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”。
书名。清末韩文举(扪虱谈虎客)辑。二编,十八篇。辑录晚明迄光绪末年史料而成。要旨在于讦发清代政治得失,旁及统治集团中的满汉矛盾。其中《思陵殉国记》、《钱忠介公遗事》等叙晚明史事,《康雍乾间文字之狱》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