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归草堂医学丛书
丛书名。清丁丙辑。作者致力于搜集刊行图书。因见世医“蔑古者惟事师心,泥古者不参通变”,遂检阁本之传自《永乐大典》者,择要辑录十种,光绪四年(1878)刊行。包括《颅囟经》、《传信适用方》、《卫济宝书》、《太医局诸科程文》、《产育宝庆集方》、《济生方》、《产宝诸方》、《急救仙方》、《瑞竹堂经验方》、《痎疟论疏》。光绪十年,补刻《明堂灸经》、《铜人针灸经》。所辑多切合实用。
丛书名。清丁丙辑。作者致力于搜集刊行图书。因见世医“蔑古者惟事师心,泥古者不参通变”,遂检阁本之传自《永乐大典》者,择要辑录十种,光绪四年(1878)刊行。包括《颅囟经》、《传信适用方》、《卫济宝书》、《太医局诸科程文》、《产育宝庆集方》、《济生方》、《产宝诸方》、《急救仙方》、《瑞竹堂经验方》、《痎疟论疏》。光绪十年,补刻《明堂灸经》、《铜人针灸经》。所辑多切合实用。
即“斡耳朵”。
地名。太平天国建都天京(今南京)后,筑于城东钟山第三峰南麓(俗名龙膊子),作为城防要隘,拱卫天京。清同治三年五月三十日(1864.7.3)为湘军攻陷。
一作湪(涿)泽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惠王元年(前369),韩懿侯“乃与赵成侯合军并兵以伐魏,战于浊泽”;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成侯六年(前369),“伐魏,败湪(涿)泽,围魏惠王”,皆即此。故地有两说:裴骃
又译朵儿边、秃鲁班、度礼班、都鲁班。蒙古尼鲁温部的一支。由孛端察儿的伯父都蛙锁豁儿四个儿子的后裔组成,游牧于贝尔湖附近,与塔塔儿部为邻。金泰和元年(1201),其首领合只温别乞与其他部结盟,推举札木合
书名。南宋陈俊卿、虞允文等撰。三百卷。绍兴九年(1139),诏续修元丰以后会要,累年未成。乾道四年(1168),以尚书左仆射陈俊卿兼提举编修。五年,秘书少监汪大猷请删定蔡攸所修《政和重修会要》。六年书
官名。三国魏置,为齐王曹芳明元郭太后永宁宫三卿之一,掌太后宫禁卫,职比卫尉。孟观曾任此职。见《三国志·管宁传》。
?—前119西汉齐人。元狩四年(前119),以方术见武帝,声称能使武帝夜见所幸王夫人之鬼魂,遂拜文成将军,赏赐甚多。又劝武帝建造甘泉宫,中为台室,置祭具,以致鬼神。岁余,神不至,乃为帛书置于牛腹中,佯
官名。唐乾元元年(758)置。司天台属官,为春、夏、秋、冬、中五官正之一。掌司四时及其方之变异。员一人,正五品上。北宋沿置,初属司天监,元丰改制后隶太史局,正八品。明代为钦天监属官,掌推历法,定四时,
又名敕勒、铁勒、赤勒。古族名。因其所用车轮高大,辐数又多而得名。一说为匈奴后裔,一说为丁零后裔。公元四世纪末五世纪初,其族渐强,常与柔然为敌。北魏道武帝曾多次袭破其部,太武帝又迁东部高车数十万户于漠南
?—1132宋建州(今福建建瓯)人,初为武装私盐贩首领。建炎四年(1130)率众起义,受饥民拥戴,有众数万人,攻破建阳县。福建制置使辛企宗率兵镇压。十二月,受招安而未散部众。绍兴元年(1131)十月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