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弘彦
元易州定兴(今属河北)人。张柔第四子。宪宗九年(1259),从父由虎头关攻宋,破宋兵于沙窝。授新军总管,攻鄂州。中统元年(1260),扈从上都,改顺天路新军总管。三年,任毫州万户,佩金虎符。至元二年(1265),任鄂州万户。十六年,受皇太子召为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。
元易州定兴(今属河北)人。张柔第四子。宪宗九年(1259),从父由虎头关攻宋,破宋兵于沙窝。授新军总管,攻鄂州。中统元年(1260),扈从上都,改顺天路新军总管。三年,任毫州万户,佩金虎符。至元二年(1265),任鄂州万户。十六年,受皇太子召为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。
官署名。北宋崇宁元年(1102)置于南京(今河南商丘南),设敦宗院,择宗室贤者一人管勾,掌外居宗室事务。南宋初,先移镇江(今属江苏),几经转徙后,止于泉州(今福建泉州市)。
官名。又称州部之吏。战国始见,地方州长属吏。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故明主之吏,宰相必起于州部。”《五蠹》:“州部之吏,操官兵,推公法而求索奸人。”陈奇猷注:“州部之吏为地方小官”,“即州长之下属官”。
即今安徽当涂县(一说在今当涂县南)。三国吴为督农校尉治。地属丹阳县。西晋太康二年(281)分置于湖县。
诗体名。亦称近体诗。魏、晋、南北朝至隋唐,诗逐渐形成格律。即诗有定句,句有定字,字有定声,韵有定位,联有定对等。常见者有五、七言绝句、律诗,不限韵数的排律,词、曲每调的字数、句式、押韵都有严格规定,亦
东汉、魏晋时期壁画墓。在今辽宁辽阳市北部棒台子、三道壕、北园一带。墓的形制有异,大小有别,但结构基本相同。墓室均用石板建造,平面多作“工”、“┬”字形。一般由墓门、棺室、前廊、左右耳室等部分组成。墓顶
558—638隋唐时越州余姚(今属浙江)人,字伯施。陈时,与兄世基俱从顾野王学,历十余年,入隋,官秘书郎。唐时,官至秘书监,封永兴县子,人称虞永兴。编有《北堂书抄》传世。书法师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,偏工
亦称边吴淀。宋辽边界上主要塘泺之一。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南、北二边吴村一带。为滹沱、唐(滱水)、沙、濡河等水所汇积,下游泄入界河。北宋时在此广开稻田,以防辽骑南下。后久不修治,渐归淤塞。
官署名。宋代提点刑狱司简称,或称宪司、宪台。端拱元年(988),始于诸路转运司置提点刑狱官,后设专司。掌本路郡县之庶狱,核其情实而覆以法,督治奸盗,申理冤滥,并岁察所部官吏,保任廉能,劾奏冒法。设提点
官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)吏部别置散官八郎之一,从六品上;大业三年(607)罢。唐武德七年(624)置为文散官,从六品上,贞观元年(627)改为奉议郎。
官署名。唐置,隶太常寺。贞元七年(791)置礼院直二人,九年置礼院修撰、检讨各一人,掌教礼仪,事许专达。五代沿置,掌郊庙制度,检讨礼仪故事。宋初设判院,掌礼仪制度。天圣元年(1023)增置同知太常礼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