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—617一作白榆妄。隋灵武(今宁夏灵武西南)人。出身奴隶。大业九年(613)反隋,攻取官府牧马,北连突厥,转战陇右,被诬称“奴贼”。炀帝遣元弘嗣、范贵等镇压,屡为其所败。后进据平凉(今属甘肃),众至
又称繁缺。清代地方官员缺名目之一。指职务紧要之员缺。清制,知府、同知、通判、知州、知县等地方官,以冲、繁、疲、难四者定员缺紧要与否之等差,其兼四项者为最要缺,三项者为要缺,二项者为中缺,一项者为简缺。
周代士死于官位之讳称。《公羊传·隐公二年》:“天子曰崩,诸侯曰薨,大夫曰卒,士曰不禄。”孔颖达疏:“不禄,不终其禄也。”
北齐平阳太平(今山西襄汾西)人,字孝英。初为北魏羽林监。高欢为晋州刺史,以为别驾。随入河北,历位度支尚书。及欢攻邺(今河北临漳西南),督造土山以破城。后以功迁司空,参与高洋受禅代魏事。河清中,卒于兖州
元元贞元年(1295)升安福县为州。治今江西安福县。属吉安路。明初复降为县。
明穆宗年号(1567—1572)。凡六年。
清末社团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夏由章炳麟等人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。以“昌明国学”为宗旨,计划每月编写讲义一册,章炳麟主讲。主要宣讲内容为:“中国语言文字制作之原”、“典章制度所以设施之旨趣”和“古来
三国时京兆(治今陕西西安西北)人。魏郎中。撰《魏略》五十卷,事止明帝,为纪传体。《史通》称其书“巨细毕载,芜累甚多”。久佚。今有清人王仁俊辑本一卷。
隋代于流内官与流外官之外,又置视流内与视流外,俱有品,谓视品。隋代视流内从视正二品至视从九品凡十四等,自行台尚书令至公国侍郎;视流外从视勋品至视九品凡九等,极于胥吏,无上下阶。唐代仅有视流内正五品至从
?—452北魏人。太武帝时宦官。官至中常侍,封秦郡公。性险暴,太子晃恶之。他于帝前构太子所宠给事中仇尼道盛罪,杀之,太子亦以忧卒。后帝常思念太子,惧诛,遂又杀帝,迎立南安王余,又杀秦王翰,自任大将军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