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广州通海夷道

广州通海夷道

唐代中国广州由海路通西亚与东非的航道。附见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,系根据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路转载。其主要路线有二:(1)广州至缚达(巴格达):由广州出海西南行,经今越南南部,约二十日至称为“”的海峡(今马六甲海峡),过诃陵国(今爪哇岛),沿苏门答腊岛海域西北行出峡至婆露国伽蓝洲(今尼科巴群岛),西行至师子国(今斯里兰卡),再西至印度南端之没来国(今印度奎隆),由此沿印度半岛西岸西北行,经波斯湾至提罗卢和国(今伊朗之阿巴丹),西行一日至乌剌国(今波斯湾头之乌布拉[Ubullah],溯弗利剌河(今幼发拉底河)二日至末罗国(今伊拉克巴士拉以南的祖贝尔),又西北陆行千里至缚达城。(2)乌剌至三兰(今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):自乌剌国沿波斯湾南下,经阿曼湾、阿拉伯海西岸西南行,经三十余小国(并属大食)至非洲东部的三兰国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宰赛

    又作斋赛、介赛、寨赛。明末蒙古内喀尔喀部落首领。住牧于辽河中游一带,占据福余卫故地,与明通贡。万历三十三年(1605),以诱杀明庆云堡(今辽宁开原市西)守将,被革市赏。三十五年复其贡市。天命四年(16

  • 太史公书

    书名。《史记》的本名。司马迁自称太史公,故以名其所著之书。东汉以后,始被称为《史记》。

  • 仲石伴

    ?—764日本遣唐使节。上元二年(761,天平宝字五年)任遣唐大使,护送唐使沈惟岳归国,因使舶破毁而未成行。后参与藤原仲麻吕反叛被杀。

  • 上海万国禁烟会

    由美国发起在中国召开的国际会议。清宣统元年正月十一日(1909.2.1)在上海开幕,会期一月。美、英、法、德、意、奥、荷、葡、俄、日、波斯(伊朗)、暹罗(泰国)十二国代表及中国以两江总督端方为首的代表

  • 南士

    即南方之士。东晋、南朝时泛指出身于南方士族之人。南士为吴姓,政治地位低于北方士族过江后之侨姓。东晋时,南士陆玩、顾和曾官至仆射。南朝宋、齐后,南士为官久而无达仆射之位者,故齐沈文季云:“南风不竞,非复

  • 右部督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(1)即武昌右部督。孙权分武昌为二部,右部督掌自武昌至蒲圻军事。(2)即“太子右部督”。

  • 申文

    文书名称。上行文。始行于宋代,时称申状。元、明因之。清代改称申文。凡州县杂职上行州县,州县上行府厅,府厅上行司道,司道上行督抚,以及府厅州县行文学政,州县官行文提督,武官副将、参将、游击、都司、守备等

  • 端氏

    春秋晋邑,战国赵邑。西汉置县。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四十五里西城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成侯十六年(前359),“与韩、魏分晋,封晋君以端氏”;肃侯元年(前349),“夺晋君端氏”,皆即此。

  • 维那

    僧官名。汉语与梵语合称。维即纲,那即梵语羯摩陀那省称,意为寺院中管理僧务的知事僧,或意译为“悦众”者。佛教各寺院皆设,在上坐、寺主之下。北魏、北齐诸州、镇、郡、县皆置,为沙门曹主要长官之一,分管各地僧

  • 金楷理

    美国浸礼会传教士。清同治五年(1866)来华。先到宁波,后在杭州设立新布道所。九年辞教会职,在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西书。数年后为驻上海兵备道通事,仍兼办翻译。光绪十一年(1885)至十三年,作为随员陪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