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定金川方略
书名。清乾隆十三年(1748)来保等奉敕撰。三十二卷。记载乾隆十二年对金川沙罗奔用兵事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书名。清乾隆十三年(1748)来保等奉敕撰。三十二卷。记载乾隆十二年对金川沙罗奔用兵事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唐方镇名。即“朔方节度使”。
?—1412明山东齐东(治今邹平县麻姑堂)人,字好问。洪武举人。授襄阳教授。永乐初擢刑科给事中,进都给事中,以敢言著称。擢大理寺右丞。后因疏谏成祖勿更太子,忤帝意,处极刑死。
十六国时河西鲜卑秃发氏所建政权。东晋隆安元年(397)秃发鲜卑首领乌孤叛后凉,自称大单于、西平王,取后凉河湟之地。后称武威王,都乐都(今属青海)。弟利鹿孤立,徙都西平(今青海西宁)。利鹿孤弟傉檀立,称
北齐范阳遒县(今河北涞水)人,字孝征。有文才,通晓音律及鲜卑语。起家秘书郎。高洋为并州刺史,署为开府仓曹参军。好为声色之游,性放纵不羁。屡犯法,往往因其才辩而获免。齐后主即位,为秘书监加仪同三司。天统
道教胜地。位于今江西贵溪市西南。由龙、虎二山组成,故名。道教称为“第三十二福地”。西晋永嘉年间,天师道创始人张陵(一作张道陵)曾孙张盛自汉中移居于此地后,历代“张天师”皆在此传教,遂为道教重地。山上有
即“札萨克图汗部”。
即黄帝(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杜预注)。或说为上古帝王,釐姓,又称帝休,在黄帝之后(《路史·后纪》卷六)。
①官署名。(1)战国韩、赵等国置,掌工官器械制造。亦作小府。(2)汉代郡太守之内府,掌管太守私人财政。(3)十六国前凉州牧府之别称,是前凉仅次于太府(都督府)的政权机构。设长史、司马等属官。②官名。(
亦称黑汗王朝、喀喇汗朝、葱岭西回鹘或伊里汗国。十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中国西北操突厥语民族建立的政权。居民主要为葛逻禄、回鹘、处月、咽面等异姓突厥部落。地据葱岭以西,迄于河中,即唐濛池都护府故疆。其汗号多
明山东青州人。洪武三年(1370)率众起义,自号黄巾。攻占莒州(今莒县),杀同知牟鲁。不久为明军镇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