嵇康
三国时谯国铚县(今安徽宿州西南)人,字叔夜。家世儒学,学不师授。长好老、庄。与魏宗室婚,拜中散大夫,世称嵇中散。性好养生服食之道。著《养生论》,倡“越名教而任自然”。 与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阮咸、王戎等人交游甚密,被称为“竹林七贤”。然志趣非常,山涛将去官,举以自代,遂作书与涛绝交。因与钟会有隙,被谮于大将军司马昭。遭杀害,时年四十。善鼓琴,以弹《广陵散》著名。有《嵇中散集》,以鲁迅辑校《嵇康集》为精善。
嵇康
三国时谯国铚县(今安徽宿州西南)人,字叔夜。家世儒学,学不师授。长好老、庄。与魏宗室婚,拜中散大夫,世称嵇中散。性好养生服食之道。著《养生论》,倡“越名教而任自然”。 与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阮咸、王戎等人交游甚密,被称为“竹林七贤”。然志趣非常,山涛将去官,举以自代,遂作书与涛绝交。因与钟会有隙,被谮于大将军司马昭。遭杀害,时年四十。善鼓琴,以弹《广陵散》著名。有《嵇中散集》,以鲁迅辑校《嵇康集》为精善。
嵇康
①(195—256)三国魏东海郯(今山东郯城北)人,生于会稽(今浙江绍兴),字子雍。司马昭妻父。黄初中,为散骑黄门侍郎。太和 三 年(229),拜散骑常侍。后以常侍领秘书监,兼崇文观祭酒。曾上疏明帝“
?—618隋河南洛阳人。为人鲠直有才干。仕北周为右侍上士。入隋,擢尚书左丞,转太府少卿。炀帝即位,授太府卿。大业十二年(616),炀帝游江都,诏与段达等辅越王杨侗,留守东都。炀帝死,推越王侗为帝,为内
官名合称。又称四军、四将军。三国魏有前、后、左、右将军,合称四军将军,位四品,皆掌兵及四夷。蜀同,吴亦有。晋武帝时置前军、左军、右军将军,泰始八年(272)又置后军将军,典宿卫禁兵,官品均与三国魏同。
又称满文老档。清官修编年体史书,现存最早的清代文献。主要以老满文书写而成,后期则新老满文兼用。起自明万历三十五年(1607),讫清崇德元年(1636),内缺天命七年后半和天聪七、八、九年部分。记载清入
约前372—前289战国邹(今山东邹城东南)人,名轲,字子舆。鲁桓公子仲庆父(亦称孟氏)之后,受业于子思之门人。发挥子思学说,形成思孟学派。历游齐、宋、滕、魏等国。一度为齐宣王客卿,因主张不见用,退而
321—342即司马衍。东晋皇帝。公元325—342年在位。字世根。明帝长子。太宁三年(325)明帝死,即帝位。次年二月改元咸和。时年五岁,尊母庾氏为皇太后,临朝称制。王导、庾亮辅政。咸和三年(328
471—525南朝梁南兰陵(治今江苏武进西北)人,字宏称。萧惠基之子。七岁诵《楚辞》,博学属文。初仕梁为南徐州治中,馈赠一无所受,以清廉自守。累迁临海太守,为政清平。还拜司徒左长史。曾奉命撰《当涂堰碑
?—前658春秋时燕国国君。公元前690—前658年在位。燕桓侯之子。燕庄公二十七年(前664),北戎犯燕,他向齐桓公告急。桓公与管仲、朋率齐军北伐山戎,至令支(今河北迁安西)、孤竹(
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。明万历中,黔帅李应祥败杨应龙之兵,屯张王坝,与诸路合师共破播州,即此。
明代通行于南方之缫丝工具。由炉、灶、锅、钱眼、缫星、丝钩、转轮、曲柄轴、踏绳、踏板等部件构成。两人操作。一人用脚踏动踏板,曲柄轴启动转轮。双手理出丝绪,捞起清丝,引入钱眼,绕于转轮之上。另一人司炉,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