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少府

少府

①官署名。(1)战国韩、赵等国置,掌工官器械制造。亦作小府。(2)汉代郡太守之内府,掌管太守私人财政。(3)十六国前凉州牧府之别称,是前凉仅次于太府(都督府)的政权机构。设长史、司马等属官。②官名。(1)秦代置,西汉沿置。为九卿之一,秩中二千石。掌皇帝财政,供宫廷日常开支,管理宫廷侍从及宫廷手工业。属官有尚书、符节、太医、太官、汤官、导官、乐府、若卢、考工、左弋(佽飞)、居室(保宫)、甘泉居室(昆台)、左右司空、东织、西织、东园匠、中书谒者(中谒者)、黄门、钩盾、尚方、御府、永巷(掖廷)、内者、宦者诸令,胞人、都水、均官诸长及上林十池监等。新莽改称共工。东汉复置,但权任大减,唯掌宫廷日常生活品的供应等及宫廷手工业,领太医、太官、守宫、尚方、上林苑令等。尚书、符节及宦官控制的黄门、掖庭、永巷、御府、钩盾等署名义上虽有隶属关系,实际上事皆自专。魏、晋以后,主要掌管宫廷手工业。魏、晋、南朝宋皆三品。北魏前期亦置,孝文帝太和末改称太府。南朝梁改称少府卿,与太府卿并列。北齐沿北魏制。隋有少府监。(2)汉代置,为太后三卿之一,掌皇太后宫中财物的库藏出纳,冠以太后宫名,如长信少府等。位在同号九卿之上。三国魏改定其在同号九卿之下。晋复定在同号卿之上。南北朝沿置。(3)秦及西汉初期“将作少府”的省称。(4)唐代对县尉之俗称。(5)清代对内务府大臣之别称,以其管理宫廷事务,故名。(6)明清对县典史之别称。

汉代“少府之印章”

封泥(拓片)

猜你喜欢

  • 巡警道

    官名。清末各省巡警长官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改地方官制置,每省一人,正四品,简任。任期三年,归总督统属,由民政部考查。掌全省巡警、消防、户籍、营缮、卫生事务,并监督指挥所属各官。设巡警公所为衙署,

  • 内史

    官名。(1)西周置,为史官之一,有作册内史、作命内史等,以内史尹氏为长官。掌出纳王命,撰拟册文,收藏宗谱,参预祭祀,预测天象人事,以备咨询顾问,受命出使。春秋、战国沿置。(2)战国秦置,为京师地方行政

  • 刘承胤

    ?—1648明末清初南京(今属江苏)人,字定一。有膂力,自号刘铁棍,应募为兵,积功至副总兵。南明弘光帝立,湖广督师何腾蛟奏为总兵官,令镇武冈(今属湖南)。后隆武帝封为定蛮伯。永历元年(顺治四年,164

  • 通艺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商部所属四司之一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设,掌管工艺、制造、铁路、行轮、邮电及开矿诸事。置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各二人。三十二年,商部改农工商部,遂改为工务司,所辖铁路、邮电诸务移交邮传部。

  • 英德借款

    即“英德借款详细章程”。

  • 马相

    ?—188东汉末益州(治今四川广汉北)人。灵帝中平五年(188)率众起义,亦号“黄巾”。杀绵竹令及益州刺史郗俭,又出击蜀郡、犍为、巴郡,众至十余万,自称天子。攻破巴郡,杀郡守,后为州从事贾龙镇压,被杀

  • 国学

    学校名。(1)西周置于王城及诸侯国都之官学,分大学和小学,以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六艺教其学生。大学以习礼、乐、射、御为主,小学以书、数为主。(2)泛指京师官学,如南北朝之国子学、太学、四门学。(3)

  • 赐告

    ①汉代官吏的一种休假制度。即二千石以上官员病满三月后,皇帝赐假,得继续带职休养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高祖尝告归之田。”颜师古注引孟康曰:“汉律,吏二千石有予告,有赐告。”“赐告者,病满三月当免,天子优

  • 相县

    本春秋宋邑,秦置县,因境内相山得名。治今安徽濉溪县西北。为泗水郡治。西汉为沛郡治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废入符离县。

  • 康国器

    ?—1884清广东南海(今广州)人,初名以泰,字交修。少为吏员,后授江西赣南县桂源司巡检。咸丰年间,在江西镇压农民起义抗拒太平军,擢知府。同治元年(1862)赴浙江,次年春擢道员。三年攻陷余杭,授福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