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臣师
官名。周代置。诸侯侍御小臣的官长。掌祭祀宾客飨享侍御之政令。位在小臣正之下,众小臣之上。
官名。周代置。诸侯侍御小臣的官长。掌祭祀宾客飨享侍御之政令。位在小臣正之下,众小臣之上。
汉代官府依事务繁简有剧平之分,剧曹即事务繁杂的办事机构。东汉尚书分六曹,常曹有令史三人,后剧曹另增三人。
前522—?春秋末齐国人,名鳣,字叔鱼。孔子学生。
陶瓷名词。一般指在普通陶胎上施某种颜色的铅釉,在700—800℃火候下烧成,表面有光亮色彩釉层的陶器。这是一种低温铅釉陶,至迟在西汉时出现,东汉时盛行,多作为随葬明器。
古地名。见“郫邵”。
见“三大营”。
①爵名。周代五等爵之一。一说为五等爵第二等,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王者之制禄爵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凡五等。”一说为五等爵第三等,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天子一位,公一位,侯一位,伯一位,子、男同一位,凡五等
于阗王李圣天年号(912—940)。凡二十九年。一说凡三十八年(912—949)。
官名。东汉延康元年(220)曹丕置。职掌与中领军同,但任职者资望重于中领军,省称领军。三国魏沿置,为禁卫军最高统帅,由亲信和宗室担任,权势极重。吴亦置。西晋初省。惠帝时复置,仍为禁卫军最高统帅。东晋元
法律用语。即自首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法律答问》对自告有具体规定:“司寇盗百一十钱,先自告,何论? 当耐为隶臣,或曰赀二甲。”《封诊式》有“盗自告”式例一篇。犯罪后自告可以减免刑罚。《汉书·衡山王传》:
古族名。先秦时已与中原发生联系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是时汉东拔貉,朝鲜以为郡。”颜师古注:“与秽同,亦或作薉。”参见“”、“貊貉”、“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