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光省
官署名。南朝梁文学侍从之臣入直处所,设于寿光殿。置司文郎、司义郎、学士等官。亦或令他官入直。
官署名。南朝梁文学侍从之臣入直处所,设于寿光殿。置司文郎、司义郎、学士等官。亦或令他官入直。
清代四川成都将军和新疆伊犁将军亲辖绿营兵,谓之军标。
?—399东晋琅邪(治今山东临沂北)人,字敬远。世奉五斗米道,师事钱塘杜子恭。子恭死,传袭其术,为士民所敬信。尚书令王玽言于会稽王司马道子,流之广州,广州刺史以为行郁林太守。后诏还为徐州主簿,迁辅国将
1870—1911清广东嘉应州(今梅州)人,字练生。早年曾入镇平天主教堂肄业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至南洋做工,在霹雳(今属马来西亚)加入同盟会。宣统元年(1909)组织广益学堂,讨论革命方略。三年
书名。亦称《三经义》。为《诗义》、《书义》、《周礼义》之合称。北宋王安石、王雱父子主持修撰。熙宁六年(1073),王安石为“使义理归一”,置经义局纂修。越二年,书成,颁于学官,为“荆公新学”之主要著作
书名。作者不详。十八篇。计分《山经》五篇和《海经》十三篇两大类。原有图,久佚。今本之图为后人补画。著作时代尚无定论,近代学者多认为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,小部分作于西汉初年,不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。内容涉及
官名。北魏司州刺史属官。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六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见。
517—566北朝时河东解县(今山西临猗西南)人,字更兴。博涉群书。北魏末,除散骑侍郎。魏孝武帝为丞相高欢所逼,他力主西入关中依关西大行台宇文泰。西魏大统八年(542),领北华州长史,与尚书苏绰共谋改
南宋*开禧北伐失败后,宋金于嘉定元年(1208)重订和约。主要条款为:(一)宋帝与金帝由侄叔改为侄伯;(二)宋增岁币绢、银各三十万匹、两,另给犒军钱三百万贯;(三)双方疆界如旧。(四)函韩侂胄首至金。
官名。明代置,掌督南京粮储之事。以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或南京户部侍郎充任。
?—1731清满洲镶黄旗人,瓜尔佳氏。雍正初为散秩大臣、前锋统领。雍正七年(1729)授参赞大臣,随靖边大将军傅尔丹进击准噶尔兵。九年,率部参加和通泊之战,率部杀敌二千余,力战阵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