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德州
唐贞元十二年(796)所置羁縻州。属岭南道邕州都督府,其地在今广西那坡与靖西两县间。宋因其旧。庆历八年(1048)侬智高于此建立“南天国”。元属镇安路。后废。
唐贞元十二年(796)所置羁縻州。属岭南道邕州都督府,其地在今广西那坡与靖西两县间。宋因其旧。庆历八年(1048)侬智高于此建立“南天国”。元属镇安路。后废。
1448—1517明宗室。英宗第二子,初名见清。景泰三年(1452)封荣王。英宗复辟,改封德王。成化三年(1467)就国济南,广占湖地、牧马地为庄田。卒谥庄。
①五代南唐升元元年(937)升海陵制置院置。治海陵县(今泰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泰州、姜堰、如皋、泰兴、兴化等市和海安、东台二市、县部分地。南宋以后辖境缩小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改升为泰州路,二十
见“协理大臣”。
书名。清王杰奉敕纂。八十二卷。乾隆五十八年(1793)成书。嘉庆十七年(1812)慕阿拉等增为八十六卷。清代科举教育制度之政书。记载关于教育、科举的上谕,临雍制度,学校条规,学政职责,考试事例,场规和
又曰响箭、嚆矢、箭。箭矢之一种,飞时有声。汉已有之。铁制而饰以兽骨、象牙,亦有用水牛角为鸣具者。镞多作小枣形,古胡人多用之。后称为响箭。至清尚用,多为教习等用。
清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四日(1908.10.8)订于美国华盛顿。此约系中美两国对1899年海牙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》有关内容的补充条约。凡四款。规定两国遇有争端,关于法律意义或条约解释,为外交法不能议
492—569北朝时河南洛阳人,本名庆明。鲜卑族。北魏末,从雍州刺史尔朱天光入陇右,赐爵索卢侯。夏州刺史宇文泰引为录事参军,参预谋策。从平侯莫陈悦。旋镇渭州。历夏州、西夏州刺史,总统三夏州诸军事。西魏
始见于明。陈第《东番记》:“东番在澎湖外洋中,……其地起魍港、加老湾……”杜臻《澎湖台湾述略》:“自新港社西南五十里至麻豆社,水西出,曰莽港,即陈第所谓魍港也。”一作茅港。乾隆余文仪《台湾府志》台湾县
1624—1684清江苏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字贞蕤,号绎堂,又号充斋。顺治探花。官至礼部侍郎。康熙时书法甚著名。圣祖曾召入内廷,论古今书法。凡制碑版、御座箴铭多命其书写。每侍圣祖作书,下笔即指其得失
诗体名。亦称古诗、古风。与唐近体诗相对而言。产生较早,不拘句数,没有格律限制,形式比较自由,语言接近口语。常见的有四、五、七言,也有三、六言或杂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