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宝
西汉颍川鄢陵(今河南鄢陵西北)人,字子严。以明经为郡吏。后为议郎、谏大夫。成帝鸿嘉年间任益州刺史,招抚广汉起义农民,为权贵陷害免官。复拜冀州刺史,迁丞相司直。劾奏红阳侯王立使客因南郡太守李尚占垦草田数百顷,入官时又贵取其值,尚以此下狱死。后任京兆尹。哀帝时征为谏大夫,迁司隶。因奏请覆治冯太后自杀事忤旨下狱,旋复官。平帝时拜大司农。后免官,终于家。
西汉颍川鄢陵(今河南鄢陵西北)人,字子严。以明经为郡吏。后为议郎、谏大夫。成帝鸿嘉年间任益州刺史,招抚广汉起义农民,为权贵陷害免官。复拜冀州刺史,迁丞相司直。劾奏红阳侯王立使客因南郡太守李尚占垦草田数百顷,入官时又贵取其值,尚以此下狱死。后任京兆尹。哀帝时征为谏大夫,迁司隶。因奏请覆治冯太后自杀事忤旨下狱,旋复官。平帝时拜大司农。后免官,终于家。
官名。尚书省都兵曹长官通称。亦称郎中。三国魏、西晋、北魏、北齐皆置。魏、晋六品,秩四百石。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)定郎中为五品上,郎从五品中,二十三年皆称郎中,六品,然仍可通称为郎。北齐六品上。参见“
①传说中执掌木、火、金、水、土五行之神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故有五行之官,是谓五官,……木正曰句芒,火正曰祝融,金正曰蓐收,水正曰玄冥,土正曰后土。”孔颖达疏:“此五者,本于五行之神作名耳。”②
官名。(1)唐代亦称府院法直官,为节度使或副大使知节度事属官,置一人。(2)宋代置二人,隶大理寺。掌检选法律条文,以供断狱。以幕职、州县官充任,如以京官充任则称检法官。(3)宋代置,隶刑部。掌记录各地
古城遗址。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南郊乌拉泊水库旁,扼乌鲁木齐河故道。古城南北略长,东西稍狭,周长2公里,夯土筑成。城分三区,以墙垣为隔。出土大量马、羊骨,灰陶器,覆莲纹铺地方砖。现存主要为元代遗迹。一说为唐
东汉诸侯王女封号。简称乡主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:“诸王女皆封乡、亭公主,仪服同乡、亭侯。”李贤注:“乡、亭侯视中二千石。”其封不传袭。
殷末帝乙、帝辛(纣)的别都。即今河南淇县。周初,平武庚、管叔、蔡叔之乱后,为卫国都。春秋时曾为狄人所居。《春秋》闵公二年(前660):“狄入卫”,即此。后属晋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三年(前550):齐“伐
清盐商之一。指盐商领引到手,无力运盐,另觅殷实之户代为运销,而收其租者。
官名。清雍正时于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湖南等省置。为巡察地方、劝谕化导风俗之官,皆为临时差遣,不专设。雍正初,查嗣庭、汪景祺以文字罹罪,世宗谓浙江士习浇漓,停其乡试,并于雍正四年(1726)十月特设浙江观
①本指织物之纵线,与“纬”相对。汉许慎《说文》:“经,织从丝也。”引申为常道、规范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,曰修身也,尊贤也,亲亲也,敬大臣也,体群臣也,子庶民也,来百工也,柔远人也,怀
范(範)战国时代的铁质铸范。1953年河北兴隆出土。共八十七件,重190余公斤,其中大部分为农具铸范,有锄、镰、钁;其次为工具铸范和车具铸范,有斧、凿。是中国发现最早的铁质铸范,部分铸范上所铸“右廪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