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“乌护”。
833—873即李漼。唐代皇帝。公元859—873年在位。初名温。宣宗长子。始封郓王。宣宗病危,左神策军中尉王宗实等矫诏立为太子,宣宗死,即位。在位时怠于政事,游宴无度。笃信佛教,迎佛骨于凤翔。时宦官
地主在本籍外置办土地,设庄收租,称之寄庄。始于唐、宋,而至明清尤甚。明代至清前期,地主为逃避差徭,多在他处置田立庄,或假借外地官僚名义在本地设立田庄。《昭代经济言》载唐龙《均田役疏》言:“江西等有巨室
又称督亢渠。北魏陂渠名。在范阳郡(今河北涿州东)。径五十余里,支渠四通,毁废多时。孝明帝初,幽州刺史裴延儁表求营建,委本州北府长流参军卢文伟督修。陂成,溉田万余顷,北齐时曾岁收稻粟数十万石。今已涸废。
1778—1821清江苏海州(今连云港)人,字同叔,号月南,又号月岚。嘉庆举人。好学深思,博览群籍,深研历算。著有《宣西通》、《算牖》、《易确》、《立天元一导窾》等。
官署名。金皇统三年(1143)四月,置于怀州。属都水监。掌黄河、沁水之河防事务。
爵名。清初所定世爵第八等。乾隆元年(1736)定汉名为“云骑尉”。
①官署名。翊卫之府。隋代左、右卫所统,置开府一人,有长史,司马,录事及仓、兵等曹参军,法曹行参军,行参军等官,领军坊、乡团,掌宫禁宿卫。②官名。隋代左、右卫所属左翊二开府长官,置一人,正四品上。
文书名。即诏书的刊刻颁行件。清制,诏书在天安门举行颁诏仪式后,由礼部官接领到部,照式刊刻,颁行全国。因以黄纸印刷,故名。
1877—1951浙江吴兴(今湖州)人,字演群,又字爱存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入上海南洋公学,三十四年留学日本,主修地质。毕业回国后,长期从事地质调查、地质研究及教学工作,是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创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