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江
①在今浙江东部。源出四明山,经余姚市至宁波市同鄞江汇合后称甬江。余姚市以下即浙东运河东段。②浙江余姚市的别称,即因境内姚江而得名。明哲学家王守仁为余姚县人,故世称其学为姚江学派。
①在今浙江东部。源出四明山,经余姚市至宁波市同鄞江汇合后称甬江。余姚市以下即浙东运河东段。②浙江余姚市的别称,即因境内姚江而得名。明哲学家王守仁为余姚县人,故世称其学为姚江学派。
古部族名。又称乌鹘、乌讙、乌骨。铁勒之一部。游牧于高昌(今新疆吐鲁番东南)以北山中。突厥强盛时,臣属于突厥。突厥分裂后,又属西突厥。后西迁至锡尔河下游。一说即鄂尔浑突厥文碑之Oguz或Toguz-og
书名。宋人所撰炼丹著作。主要记载如何炼出药物“点汞成金”。收入《道藏》。
①见“符天历”。②五代后晋天福四年(939),司天监马重绩等进所撰新历,“取唐天宝十四载乙未,立为近元,以雨水正月朔为岁首”。高祖名为《调元历》,世谓《小历》。翰林学士承旨和凝制序。
西汉置。治今河北内丘县西,始属邯郸郡,后改属常山郡。东汉、魏、晋属赵国。十六国后赵改为赵安县。北魏并入柏人县,太和十九年(495)复置,移治今内丘县。属南巨鹿郡。北齐属襄国郡。隋开皇初避文帝父杨忠名讳
①隋初合巴山、新建、西宁等县置。治今江西崇仁县。历属临川郡、抚州、抚州路、抚州府。②唐武德四年(621)析荔浦县置。治今广西荔浦县西南。贞观十二年(638)后省。
①官署名。唐代太仆寺所属机构。掌养马牛,以供皇太子之用。初有监、副监、丞等官,后省监、副监,置丞二员、录事一员,东宫马牧常别置使以总之。②官名。唐代太仆寺东宫九牧监长官,从六品下。后省。
见“扜弥”。
见“括户”。
春秋宋邑,在今江苏铜山县境。《左传》成公十八年(前573):“楚子辛、郑皇辰侵城郜,取幽丘”,即此。
地名。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北西沟门。俗称苍鹤陉,又名参合口(《水经·河水注》)。晋、魏时期,为平城(今山西大同市东古城)通往阴山南部平原交通要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