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太史令

太史令

官名。相传夏代置,掌文书。秦代置为奉常属官。西汉沿置,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隶太常,掌天文、历法及修撰史书。东汉定员一人,秩六百石,专掌天时、星历,于岁终奏新年历,记载瑞应、灾异,不再撰史。魏、晋、南朝宋皆七品,梁一班,北魏正九品上。北齐置为太常寺太史署长官,掌天文地动、风云气色、律历卜筮等,正九品上。隋初为太史曹(局)长官,员二人,从七品下,隶秘书省。大业三年(607)改名太史监令。唐初复置,员二人,从五品下,隶秘书省。龙朔二年(662)改称秘阁郎中,长安二年(702)复旧名,后屡改屡复,至天宝元年定为太史监。北宋元丰改制后复置,为太史局长官,掌测验天文,考定历法。南宋沿置。辽代置为司天监长官。元世祖至元十五年(1278)置为太史院长官,至大元年(1308)升从二品,延祐三年(1316)升正二品,后改称太史院使。元末朱元璋曾置为太史院长官,吴元年(1367)改称太史院使。

汉代“太史令之印”

封泥(拓片)

猜你喜欢

  • 构木为巢

    远古时代的一种居住形式。在树上利用树干、树枝扎成棚,上遮树叶、杂草,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昔者先王未有宫殿,冬则居营窟,夏则居橧巢”;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上古之世,人民少而禽兽众……

  • 楚州

    ①东魏武定七年(549)改北徐州置。治燕县(今安徽凤阳东北临淮关)。辖境约当今安徽淮河以南,瓦埠湖以东及女山湖、池河流域地区。北齐改为西楚州。②南朝梁太清末年武陵王萧纪置。治垫江县(北周改巴县,今重庆

  • 龙凤合挥

    太平天国颁发的结婚证书。“挥”犹言纸条子,即字据或凭证。太平军中男女结婚需申报主持结婚事务的婚娶官,经批准后,发给盖有龙凤图记的“合挥”,一式两份,上写双方姓名、年龄、籍贯,男方姓名下记有职业或参加太

  • 五家七宗

    唐时佛教禅宗六祖慧能死后,南宗又分为南岳与青原两系,后南岳分沩仰、临济二宗;青原分为曹洞、云门、法眼三宗,此五宗各成一家,是谓五家。宋时,临济宗再分为黄龙、杨岐二派,合前五家,号为七宗。

  • 河南府路

    又称河南路。元以河南府置。治洛阳县(今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,巩义市、登封市以西和熊耳山以北地区。属河南江北行省。明洪武元年(1368)复为河南府。

  • 仲雍

    仲又作中,或称吴仲或虞仲、虞公。周古公亶父次子。古公欲立幼子季历,他与兄太伯同避江南,断发文身,共建吴国。避让季历。太伯死后,继位为吴君。

  • 方腊

    ?—1121北宋睦州青溪(今浙江淳安)人,一说歙州(今安徽歙县)人。一名方十三。徽宗时在睦州一带利用摩尼教秘密酝酿起义。宣和二年(1120)在青溪县以诛朱勔为名,聚众揭竿起义,自称“圣公”,建元“永乐

  • 强学书局

    即“强学会”。

  • 教谕

    学官名。宋代始置于太学附属小学,一至二人,掌训导、考校、责罚学生。崇宁四年(1105)各州武学亦置。政和五年(1115)各路医学又置。南宋初,州学不置教授者亦置一人,掌学事。元代始于县儒学及医学置。儒

  • 谷气

    谷(穀)魏晋之际杨泉用语。指食物之气。《物理论》:“谷气胜元气,其人肥而不寿;元气胜谷气,其人瘦而寿。养生之术,常使谷气少,则病不生矣。”以元气论说明人体的形成,以及健康同饮食的关系,坚持气消则人死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