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第
即“唱名”。
即“唱名”。
清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十五日(1908.5.14)清政府外务部会办大臣那桐与日本驻华公使林权助订于北京。凡十三条。规定中日合资之采木公司取得经营鸭绿江右岸中国森林资源的特权。
唐时室韦首领。开元二十年(732)朝贡唐,被授郎将,赐帛五十匹。
即“蔑里乞”。
书名。亦称《三经义》。为《诗义》、《书义》、《周礼义》之合称。北宋王安石、王雱父子主持修撰。熙宁六年(1073),王安石为“使义理归一”,置经义局纂修。越二年,书成,颁于学官,为“荆公新学”之主要著作
指有专业知识世代相传的人。《史记·历书》记载西周末期王室衰微,“史不记时,君不告朔,故畴人子弟分散,或在诸夏,或在夷狄”。因“历书”的内容是天文历算,故后来常指历算学者。清阮元主编的历代天文学家和数学
即“微子启”。见《逸周书·王会》。
一作宏瑜。明末清初浙江绍兴人,本姓王,名作霖,号月章。曾仕明为中书舍人。擅山水,学大痴法,并长于画仙佛,书法真草均佳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置。治今丽江县西北。辖境相当今云南怒江流域以东和兰坪、丽江、永胜、华坪等县以北地区。属云南行省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府。
?—497一作伏鹿孤贺鹿浑。北魏代(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)人,字思弼。本姓步六孤。鲜卑族。初袭父丽爵为平原王、抚军大将军。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。以破柔然有功,除尚书令、恒州刺史。太和二十年(496),
宋少数民族名。即古板楯七姓蛮、唐南平僚。部族数十,居今四川、贵州、云南交界地区。治平、熙宁中,李光吉、王衮、梁秀(一作梁承秀)等先后据其地,熙宁三年(1070)宋建为南平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