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祯两朝剥复录
书名。明吴应箕辑。六卷。记天启、崇祯两朝阉祸始末。起自天启四年(1624)六月,终于崇祯二年(1629)。按年月编次,有纲有目。纲则将受阉党迫害降削诸人排列在前,附阉诸人擢升任用排列在后。目则叙参荐原疏大略及内批中旨原文,旁稽轶事以说明论证。天启七年九月以后合崇祯元年为一卷,记阉党被削夺逐斥事实,不记荐举晋升。清夏燮因全书多所脱讹,乃采辑史料重为校证,附于每条之后。另有补证,附于各卷之末。是书所记大都得之目击者,章奏票旨又录自原文,故具有较高史料价值。
书名。明吴应箕辑。六卷。记天启、崇祯两朝阉祸始末。起自天启四年(1624)六月,终于崇祯二年(1629)。按年月编次,有纲有目。纲则将受阉党迫害降削诸人排列在前,附阉诸人擢升任用排列在后。目则叙参荐原疏大略及内批中旨原文,旁稽轶事以说明论证。天启七年九月以后合崇祯元年为一卷,记阉党被削夺逐斥事实,不记荐举晋升。清夏燮因全书多所脱讹,乃采辑史料重为校证,附于每条之后。另有补证,附于各卷之末。是书所记大都得之目击者,章奏票旨又录自原文,故具有较高史料价值。
见“红巾军③”。
又称外喀尔喀。明代蒙古喀尔喀万户的一部分,内分七个鄂拓克。初驻牧哈尔哈河流域,后占据漠北地区,为清代外蒙古的前身。
年号。(1)隋末梁师都年号(617—628)。凡十二年。(2)唐高宗年号(680—681)。凡二年。唐人讳玄宗李隆基名,亦作永崇。(3)五代闽景宗王曦年号(939—943)。凡五年。
①明初安丰(今安徽寿县)人。元末为“义兵”千户,后投归朱元璋,隶李文忠。每战陷阵,屡受创伤。累官管军万户。从靖海侯吴祯巡海上,守平阳。晚年,以宿将从征云南。②唐高祖李渊年号(618—626)。凡九年。
唐武宗年号(841—846)。凡六年。
古国名。姬姓。在今陕西宝鸡县东。《帝王世纪》:“故虢有三焉,周兴封虢仲于西虢,此虢州其地也。”《史记》裴骃集解引韦昭谓:“文公,虢叔之后,西虢也。”今凤翔县出土西周铜器“城虢仲簋”,即其遗物。春秋时称
官名。东汉中平五年(188)置,西园八校尉之一。灵帝以小黄门蹇硕任之。
?—1166金卫州(治今河南卫辉)人。道教太一道创始人。相传曾得仙圣授以“秘篆”,善“祈禳诃禁”之术,又以符篆为人治病,“其法大行”;乃于家乡建庵立教,传授《太一三元法篆》。皇统八年(1148)被召赴
即“玉资伯克”。
750—809唐幽州潞县(今北京通州东)人。初为荆南节度使庾准牙门将,从准入朝。过襄阳,见梁崇义有反状,乃密陈朝廷。建中二年(781),梁崇义果反,充李希烈前锋讨之。后支持希烈叛乱。希烈死,德宗授申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