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麻
即“秃麻”。
即“秃麻”。
中书省别称。或省称凤池。原指禁苑中池沼。魏、晋、南北朝设中书省于禁苑,故有此称。亦可指中书省主要官员。唐代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同中书门下三品等,故亦作为宰相别称。
1342—1419明浙江金华人,字伯静。初受朱元璋命,出使方国珍。后为李文忠幕僚,以亲老辞归。建文时,授监察御史,出为镇江知府。重修京口闸,得漕运、灌溉之利。成祖时升江西参政,奏免九郡荒田税粮。因忤上
唐代南诏的别称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》:“南诏,或曰鹤拓、曰龙尾、曰苴咩、曰阳剑。”
官名。清代太常寺主管官。雍正元年(1723)设。由大臣内特简。乾隆十四年(1749),始定由吏部满尚书兼领。掌管坛庙祭祀礼仪及遴补本衙门官吏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太常寺并入礼部,遂裁。
杂志名。清宣统三年二月(1911.3)在福州创刊。月刊。林刚主编。以“发挥民族主义,表扬舆论思潮”为宗旨。反对君主立宪,提倡民主共和,鼓吹革命和暗杀。共出七期,八月停刊。
书名。不著撰人。抄本。是书按日记载清咸丰十年(1860)英法联军进犯天津、北京及《北京条约》签订的过程,叙述比较简洁,颇似大事记。收入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·第二次鸦片战争》。
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。佛教名词。指不能用语言和思维来表达的最高精神本体。认为世俗认识之一切现象均为“假相”,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“常住不变”之真实相状,故名。《成唯识论》以为与“真
金章宗时钞币。钱、银、钞三者一并折算行用。泰和二年(1202)以后,只行于民间,官府不收,朝廷下令诸税须带纳一分,并许各路通纳;户部所征累年拖欠铺马钱,允许收其半数。
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亦作赫真、和真、黑斤、黑津、赫吉勒等。赫哲语下游人、东方人之意。又自称那乃、那贝、那尼傲,均意为本地人、土人。日人、欧人呼为高里特、果尔特。因其习俗,有剃发(短毛子)、不剃发(长毛子
1747—1802清福建闽县(今福州)人,字惟广,一字海寿,号海峰。乾隆进士。授甘肃靖远知县,调平凉,擢陕西邠州知州。嘉庆初参加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,进甘肃庆阳知府,调兰州知府。嘉庆四年(1799)上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