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徒郑伯
即“郑桓公”。
即“郑桓公”。
蒙古八刺忽部人。曾随父孛合出从成吉思汗征战,为炮手。随木华黎攻金,任随路炮手达鲁花赤。教习用炮技术。元太宗即位,留为近侍。太宗四年(1232),从攻河南有功。宪宗二年(1252),升都元帅。三年,随旭
776—826唐下邽(今陕西渭南东北)人,祖籍太原(今山西太原西南),字知退,一字退之。白居易弟。贞元(一说元和)进士。为校书郎。元和中,剑南东川节度使卢坦辟为掌书记。后从白居易居江州。元和十五年(8
隋开皇十八年(598)以汉阳县改置。治今甘肃礼县东北长道。大业初属汉阳郡。唐属成州。天宝末废。咸通十三年(872)复置。属秦州。北宋熙宁七年(1074)改属岷州。南宋属西和州。蒙古废。
升(昇)档案名称。清代升平署记载所承应之差务与所办事项的档册。升平署所在地原称南府,在西华门外南长街口,道光七年(1827)改称升平署,专司宫廷演戏及奏乐之差务,隶于内务府,由总管太监一名管理。署内设
亦作陶孟、叨孟。明代云南百夷土首领名号。总理政事,兼领军民,统辖十数万人,少者亦数万人,地位仅次于昭。
见“淮阳国”。
见“瓦器”。
明福建侯官(今闽侯)人,字宗吕,号石门子,又号霞居子、髯仙子。善作诗词,不喜举子业。曾分教曹州。工书法,隶草八分,俱称逸品。画山水、人物、花卉、翎毛,用墨浓润,运笔古雅。诗与傅汝舟齐名,时称高傅,为十
乐曲名。隋唐时,西域音乐与民歌流入城市,得到市民、文人和专业乐工爱好,再行加工而定型成曲。与大曲相对,音乐形式短小,节奏自由,一遍或两遍独立成章。歌词多杂言,近口语,字数、句法、平仄格式皆依曲而定。初
明江西鄱阳(今波阳)人。洪武初以贤良征为吉水知州,升汉中知府。贷粟救灾,颇有善政。坐事被逮,因前有善政,释为宝钞提举。洪武十一年(1378)起迁户部侍郎,进尚书。定职官岁禄制度。出为湖广布政使,以老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