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通训故补
书名。清黄叔琳撰。二十卷。以《史通》综练渊博,明王惟俭所作《史通训故》虽有可观,尚多疏漏,故撰是书为之删繁补遗。与浦起龙《史通通释》同时撰述,而此本成书稍前,故《史通通释》亦间采摭。其书虽不及起龙之精赡,但对原书字句不随意改窜,是其所长。惟将《疑古》、《惑经》诸篇删去,则所失亦大。
书名。清黄叔琳撰。二十卷。以《史通》综练渊博,明王惟俭所作《史通训故》虽有可观,尚多疏漏,故撰是书为之删繁补遗。与浦起龙《史通通释》同时撰述,而此本成书稍前,故《史通通释》亦间采摭。其书虽不及起龙之精赡,但对原书字句不随意改窜,是其所长。惟将《疑古》、《惑经》诸篇删去,则所失亦大。
1027—1102北宋建州浦城(今属福建)人,字质夫。以荫入官。进士及第。历知县、提刑、转运使。元祐初,知庆州,败夏兵环州城下。绍圣四年(1097),知渭州,帅四路兵出胡芦河川,筑平夏等二城,环庆、鄜
宋代执政以下官员上疏奏请,皇帝以降诏方式答复;执政以上,则降“批答”,以示厚遇。批答不经中书,直接由宫中封所上疏付翰林学士院撰赐之。
官名。(1)始于战国,为县之佐官。掌一县之军事。《商君书·境内》:“爵吏而为县尉,则赐虏六,加五千六百。”高亨注:“县尉,官名,掌一县的兵政。”秦汉置,大县二人,小县一人,秩四百石至二百石。由朝廷任命
东汉扶风茂陵(今陕西兴平东北)人,字伯威。章帝建初中,任郡功曹,举孝廉,征拜谒者。迁广陵太守,见谷贵民饥,奏罢盐官,薄赋税,以利百姓。在郡兴复陂湖,溉田二万余顷。和帝永元中转汉阳太守,侵赋百姓以奉大将
西汉高帝封王陵、成帝封赵共王子吉为安国侯。后改为县。治今河北安国市东南。属中山国。三国魏明帝追封毛嘉、高贵乡公封高柔为安国侯。晋改为县。属博陵国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废。景明二年(501)复置。
官署名。(1)清代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。又作会稽司。初名内官监,顺治十七年(1660)改宣徽院,康熙十六年(1677)改会计司。掌本府帑项出纳及庄园地亩事,兼办选用宫女、太监等事。设郎中二人,员外郎六人
即“兴龙”。
东晋浙东剡县(今浙江嵊州西南)人,字子言,道号辅正先生。马朗弟。与兄同奉道教,曾于许黄民处受《上清经》。后以保经有功,被封为道教六代宗师上清仙卿。
古代官服之一。亦称补子、背胸。其上有用金线和彩色丝线绣成的图案,加缝于胸前和背后,以作为徽识。清制,文官绣鸟,武官绣兽:一品文官为鹤、武官为麒麟,二品文官为锦鸡、武官为狮,三品文官为孔雀、武官为豹,四
西夏佛寺。在贺兰山中,仿山西五台山建。或为今拜寺口遗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