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泉
地名。又作屏聿。突厥语音译。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山脉北麓。《大唐西域记·窣利地区总述》:“千泉者,地方二百余里,南面雪山,三陲平陆。水土沃润,林树扶疏,暮春之月,杂花若绮,泉池千所,故以名焉。”其地当东西交通之要冲。唐显庆二年(657)设濛池都护府,千泉在其辖境内。
地名。又作屏聿。突厥语音译。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山脉北麓。《大唐西域记·窣利地区总述》:“千泉者,地方二百余里,南面雪山,三陲平陆。水土沃润,林树扶疏,暮春之月,杂花若绮,泉池千所,故以名焉。”其地当东西交通之要冲。唐显庆二年(657)设濛池都护府,千泉在其辖境内。
1350—1402明江西分宜人,名湜,以字行。洪武进士。历官翰林编修、修撰,太常寺卿。建文帝即位,兼翰林学士,与齐泰同参国政,定策削藩,燕王斥为奸臣。靖难兵起,主持军务,荐李景隆代耿炳文伐燕,丧师败绩
见“养廉钱”。
外商企业。清光绪十八年(1892)由美商创办于上海。有缫丝机二百八十台。旋转售与华商。
①运河名。今江苏淮安县城北一段里运河的前身。明永乐中陈瑄督运,因漕船至淮安城(今江苏淮安县)北需盘坝过淮,转输甚劳,遂导水自城西管家湖至鸭陈口二十里,入宋时沙河旧道以达淮,名清江浦。并建移风、清江、福
992—1068北宋许州郾城(今属河南)人,字唐卿。天禧进士。历道州司理参军、并州通判。丁度荐为侍御史。出为河东提点刑狱。返朝后累擢直秘阁。英宗朝以尚书工部侍郎致仕。好储书,记述甚多。曾预修《皇祐方域
书名。清李慈铭撰。二卷。《越缦堂读史札记》之一种。李氏据明汲古阁本《史记》为底本,进行校订和释史,于始皇、项羽、高祖三本纪校阅较为精审,而书、表、列传则就检阅所及,稍有点读而已。
在今陕西东南和河南西部。为洛水、伊水所出。古时分为二部分:(1)指陕西洛南县南部分。《书·禹贡》:“导洛自熊耳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弘农郡上雒县(今商州市):“熊耳获舆山在东北。”(2)指今河南宜阳县西
金大兴府漷阴(今北京东南漷县镇)人,字吉甫。天德进士。大定年间,累迁西京留守判官。世宗以其“聪明朴实”,由左司郎中超授御史中丞。二十六年(1186),迁参知政事,谏阻世宗征兀的改人。章宗明昌元年(11
春秋末鲁国人。叔孙氏家臣,曾任郈邑(今山东东平)马正。鲁定公十年(前500),以郈叛,叔孙氏两次围郈,均未攻下。后郈工师驷赤联合郈人迫使他奔齐。
书名。清黄本骥编。三十卷。黄氏集志石拓本,自晋至元代,共二百八十二石,其中有石毁而拓本仅存者,增以友朋所藏及金石家著录之确而可征者,汇录成帙,编为本书。石未出土,文仅见于选本者不录。取刘彦和石墨镌华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