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匈奴
东汉初匈奴分裂后留居漠北的匈奴人。建武二十四年(48),匈奴南北分裂,蒲奴单于留居漠北,并控制西域等地,与东汉和南匈奴对抗。其后因天灾,又遭南匈奴、乌桓、鲜卑及西域各国攻击,社会经济萎缩,统治集团发生内讧,力量大为削弱。永元元年(89)至三年东汉数次发兵出击,大破北匈奴于漠北及西域各地,北单于西逃乌孙,后转康居东部地,逐渐西去。留居漠北的匈奴余众并入鲜卑。另一部分余众由北单于弟于除鞬率领,退至蒲类海(今新疆巴里坤湖),不久被消灭。又一部分余众留居鄂尔浑河流域,公元五世纪初为柔然吞并。
东汉初匈奴分裂后留居漠北的匈奴人。建武二十四年(48),匈奴南北分裂,蒲奴单于留居漠北,并控制西域等地,与东汉和南匈奴对抗。其后因天灾,又遭南匈奴、乌桓、鲜卑及西域各国攻击,社会经济萎缩,统治集团发生内讧,力量大为削弱。永元元年(89)至三年东汉数次发兵出击,大破北匈奴于漠北及西域各地,北单于西逃乌孙,后转康居东部地,逐渐西去。留居漠北的匈奴余众并入鲜卑。另一部分余众由北单于弟于除鞬率领,退至蒲类海(今新疆巴里坤湖),不久被消灭。又一部分余众留居鄂尔浑河流域,公元五世纪初为柔然吞并。
官署名。简称都水司。明清工部四司之一。掌理川泽、陂池水利之事,修筑道路、津梁、备造舟车,织造布帛、制作卷契、画一量衡之器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置,设郎中五人,员外郎一人,主事七人。南京工部都水清
官名。(1)《周礼》夏官之属,为一旅之长,下大夫爵。郑玄注:“旅一党”,“凡军帅不特置,选于六官六乡之吏,自乡以下德任者使兼管焉”。孙诒让正义引江永说:“党出五百人为旅,旅帅下大夫,即党正也。”参见“
西汉置。西域骊靬人内迁居此得名。在今甘肃永昌县南。属武威郡。十六国前凉张祚遣将伐骊靬戎于南山,大败而还,即此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颜师古注:“今其土俗人呼骊靬,疾言之曰力虔。”北魏以后作力乾。《隋书·地理
与显教相对。参见“密宗”。
①又名洋货行、外洋行,清代官方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。康熙二十五年(1686)广东洋货商人始从一般牙行商人中正式分离出来,专办洋船货税,谓之外洋行。沿明之习,广州洋行通称十三行。粤海关监督从各行商中选
升(昇)夏赫连勃勃年号(407—413)。凡七年。
官名。明代于文华殿东房置。初为内官职,继以中书舍人分值,后乃专选书法优良的中书舍人充任,从七品,无定员。专掌奉旨缮写书籍,称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,简称“文华殿舍人”。
宋公文用语,意为考虑、分析,一般要求分析某事后提出解决办法或建议。
?—1896清山东曹县烧饼刘庄(今属单县)人。早年从白莲教徒赵金环学排刀武术,又习金钟罩。后自立坎门大刀会,收徒授艺,以自卫身家为宗旨,曾“助官捕盗”,受官府犒赏。后大批游民和农民加入,会众至万人,分
水渠名。位于陇州汧源(今陕西陇县)。唐武德八年(625),水部郎中姜行本引陇水开渠,以通漕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