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招讨使
官名。金代招讨司置,员二人,从四品,佐招讨使招怀降附、征讨叛离。元代招讨司不设达鲁花赤者亦置一人。明代或置副招讨,为七官名号。
官名。金代招讨司置,员二人,从四品,佐招讨使招怀降附、征讨叛离。元代招讨司不设达鲁花赤者亦置一人。明代或置副招讨,为七官名号。
官名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“秦官,掌谷货,有两丞。”秩中二千石。入汉沿置。景帝后元年(前143)更名大农令。参见“大司农”。
见“宫正(3)”。
辽皇族耶律氏在西域建立的政权。又作黑契丹、哈剌契丹。保大四年(1124),辽濒于灭亡,宗室耶律大石率众西北走,至黠戛斯地被逐;再西进至唐北庭都护府境内之叶密立地,建立新城,招揽部众。至寻思干(今撒马尔
清光绪三十年(1904)江苏候补道刘世珩所拟中国国家行使钞票种类之一。此票为内地各商埠都市往来汇兑之用,票面金额临时填发,汇水(即汇费)以汇兑金额之多少、路程之远近等提取。票至目的地,兑付有限期。
即初唐四杰。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:“王杨卢骆当时体。”
一作不耐(《三国志·魏志·毌丘俭传》)。西汉元封三年(前108)置。治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。为乐浪郡东部都尉治所。东汉建武六年(30)废。
官署名。即右骁卫。唐光宅元年(684)改是称,神龙元年(705)复名右骁卫。
官名别称。(1)唐代中书舍人资深者别称。(2)唐代中书省、门下省属官别称。(3)宋代中书舍人院第一厅舍人别称。(4)明代宰辅及掌诰翰林别称。
官名。汉代御史大夫属官。据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御史大夫有两丞,一为御史中丞,另一丞则未论及。后人对此有不同看法。《前汉纪》以为两丞是中丞和内史。《宋书·百官志》和《通典》则以为是中丞和御史丞。但文献
宋沈括解释固体传声中空穴效应的用词。《梦溪笔谈·器用》:“古法以牛革为矢服,卧则以为枕。取其中虚,附地枕之,数里内有人马声,则皆闻之。盖虚能纳声也。”所谓“虚能纳声”实际是现代物理学上的空穴混响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