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遂
?—前154
西汉宗室。赵幽王刘友长子。文帝元年(前179),立为赵王。景帝时,因过削常山郡。景帝前三年(前154)与吴、楚等合谋起兵。兵败自杀,国除。
西汉宗室。赵幽王刘友长子。文帝元年(前179),立为赵王。景帝时,因过削常山郡。景帝前三年(前154)与吴、楚等合谋起兵。兵败自杀,国除。
宋代医官阶官名。政和三年(1113)增置,从七品。
北宋大观四年(1110),因避孔丘讳,改瑕丘县为瑕县,寻又改为嵫阳县。因在嵫山之阳,故名。治今山东兖州市。宋为袭庆府治,金、元为兖州治。明洪武初省入兖州。洪武十八年(1385)复置。成化七年(1471
即“晋元帝”。
?—1642明四川南充人,字斗望。万历进士。崇祯十二年(1639)官至兵部右侍郎,总督保定、山东、河北军务。十四、十五年多次率军援开封,与李自成战于河南。后因朱仙镇之败,固守河南汝宁,城破被杀。
即“不屠何”。
?—前169汉文帝少子。文帝二年(前178)立为梁王,好诗书,为帝所爱。后堕马死。无子,国除。谥怀王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“因矶为楼,名黄鹤楼。”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昔费祎登仙,每乘黄鹤于此憩驾,故号为黄鹤楼。”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(223),其后多有废建,为历代名楼,题咏
明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,名文辕,以字行,号黄轝子。习静隐居,励志力行,与王守仁为莫逆交。尝与许半圭、王守仁等于阳明洞中“相对危坐,忘言冥契”。嘉庆《山阴县志》称其“不主陈言”,“每读书,多自得”。著有
唐丹阳(今属江苏)人。进士出身。编有《河岳英灵集》,选诗自开元二年(714)至天宝十二载(753),凡选常建、李白、王维、刘慎虚、高适、岑参至阎防等二十四人,诗二百三十四首(实为二百十八首),分上、中
宋理宗年号(1237—1240)。凡四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