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务府三旗
或称包衣三旗,简称内府三旗。清代上三旗(镶黄、正黄、正白)包衣隶属于内务府的专称。顺治初,内府三旗隶领侍卫内大臣。康熙十三年(1674)改隶内务府总管。三十四年又隶领侍卫内大臣。雍正元年(1723)仍隶内务府总管,终清不变。其所属有康熙十六年(1677)所设骁骑营、雍正元年(1723)所设护军营、乾隆十三年(1748)所设前锋营,担负紫禁城的宿卫和各处行宫的扈从。盛京(沈阳)设布特哈总管等,统辖打牲兵丁,专司采捕诸役。
或称包衣三旗,简称内府三旗。清代上三旗(镶黄、正黄、正白)包衣隶属于内务府的专称。顺治初,内府三旗隶领侍卫内大臣。康熙十三年(1674)改隶内务府总管。三十四年又隶领侍卫内大臣。雍正元年(1723)仍隶内务府总管,终清不变。其所属有康熙十六年(1677)所设骁骑营、雍正元年(1723)所设护军营、乾隆十三年(1748)所设前锋营,担负紫禁城的宿卫和各处行宫的扈从。盛京(沈阳)设布特哈总管等,统辖打牲兵丁,专司采捕诸役。
义和团伏击清军的一次战斗。清光绪二十六年四月十四日(1900.5.12)直隶涞水(今属河北)义和团攻打高洛村教堂,毙伤教民二三十人。直隶总督裕禄派副将杨福同率军镇压,杀团民二十余人,逮捕九人。义和团于
1872—1938广东开平人,字圣安,号康如。澳洲华商之子。早年入洪门。清光绪十三年(1887)归香港,肄业于皇仁书院。十八年与杨衢云等创设辅仁文社。二十一年加入兴中会,参与策划广州起义,负责对外交涉
书名。明杨慎撰。慎字用修,号升庵。正德进士,后充经筵讲官。全书四卷。成书于嘉靖二十三年(1544)。传刻甚多。前三卷鱼类(含海洋鱼类、淡水鱼类)兼及鲸、江豚、鳄、鲵;末卷附“海错”,以贝、蟹为主,兼及
古代关卡税。征收对象为路经关卡的商旅,手续和税额列国不一。《管子·幼官》载齐国“关赋百取一”。
后(後)书名。明杨荣撰。一卷。荣于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从成祖北征阿鲁台,随军记载往还始末,从当年四月戊申出兵起,至八月壬子回北京止,按日叙述颇详。成祖曾五次北征,此为最后一次,故名。
清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军所发布的檄文。咸丰四年正月(1854.2),曾氏率湘军从湖南衡阳出师镇压太平军,发布此檄。攻击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和圣库制度,说太平军“无庙不焚,无象不变”,“举中国数千年礼仪
古代以畜力加工谷物的机械。由一牛转动一大卧轮,轮周有齿,驱动周围八磨齿轮,使之同时转动,磨米或磨面。西晋发明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七百六十二引晋嵇含《八磨赋序》:“外兄刘景宣作为磨,奇巧特异,策一牛之力,转
石质佛教造像塔。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酒泉县(今市)城内,有“承玄元年(428)岁在戊辰四月”造塔以愿文题记。塔形别致,下部八面形基柱,每面用阴线刻一身天人像并配以八卦符号;中部圆柱形,阴刻造塔以愿文
西汉置。治今江苏洪泽县西(已沦没洪泽湖中)。属临淮郡。高帝十一年(前196),淮南王黥布反,东击荆王刘贾,贾败走富陵,为布军所杀,即此。东汉废。
北周保定元年(561)于吐谷浑洮阳城置。治美相县(唐改名临潭县,今甘肃临潭县)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为临洮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)复为洮州,贞观四年(630)移治洪和城(今临潭县东新城),八年复还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