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元子
隋末唐初人,本名王希明。官右拾遗。以所著《步天歌》而知名。此歌将恒星表编成七言歌诀,广为流传,有益于普及天文知识。歌辞全文保存于宋王应麟《玉海·天文·天文书》。
隋末唐初人,本名王希明。官右拾遗。以所著《步天歌》而知名。此歌将恒星表编成七言歌诀,广为流传,有益于普及天文知识。歌辞全文保存于宋王应麟《玉海·天文·天文书》。
水渠名。又名唐徕渠、唐渠、唐梁渠。在唐关内道灵州怀远(今宁夏银川)黄河西岸。相传始凿于汉,唐时疏浚灌溉,积谷食兵。唐末,拓跋氏据有汉延、唐来二渠,资其富强。渠自县西南峡口(今宁夏青铜峡)凿引黄河水,绕
?—980党项人。宋初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子。太平兴国三年(978),光睿卒,以衙内都指挥使检校工部尚书自权知州事,旋授检校司徒定难军节度观察留后。四年,出兵讨北汉。次年卒。子幼,季弟继捧以衙内都指
即“田忌”。
战国时楚人。稷下学士之一。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载其“学黄老道德之术,因发明序其旨意”,“著《上下篇》”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道家类著录《蜎子》十三篇,谓其作者“名渊,楚人,老子弟子”。蜎即环。一说环渊即
又称折子、奏帖、折奏。文书名。上行文。清代高级官员向皇帝陈奏公私事务时经常使用的重要文书。始行于康熙二十年(1681)以后(一说始于顺治年间),盛行于康熙五十年以后,雍正后为内外官员所普遍使用。乾隆十
约在今贵州湄潭、瓮安县境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)征播之役,湖广师肃清乌江南,渡河入苦菜关,即此。
?—前618春秋时曹国国君。公元前652—前618年在位。名襄。曹昭公之子。晋文公为公子时,曾流亡至晋,他不听僖负羁劝阻,对重耳不礼,因结怨。共公二十一年(前632),晋军伐曹,国破被虏。同年冬,被释
南宋邛州临邛(今四川邛崃)人,一作安仁(今邛崃东北)人。字敏夫,号灌园居士。初知简州。绍兴五年(1135),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公事,其后,历知眉、嘉等州。曾搜集唐代文献、碑石及口头传诵的诗歌轶事,得一千
官署名。北齐置,属集书省,掌起居注的修撰。置散骑常侍、通直散骑常侍、散骑侍郎、通直散骑侍郎各一人,校书郎二人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0)金兵焚建康府(今南京市)而去,岳飞邀击之于静安镇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