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撰者不详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六篇,列于儒家。内容述周时法度政教,久佚。梁启超《汉书艺文志诸子考略》谓该书可能是战国秦汉间儒者述周代制度之书。
?—前782西周王。姬姓,名静。公元前827—前782年在位。厉王之子。国人逐厉王,因藏于召穆公家,召公以子代替,得免。厉王流死于彘后,为大臣共立。早年励精图治,攘逐西北
春秋末鲁国人。曾向孔子问礼,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林放问礼之本,子曰:‘大哉问。’”
战国赵武灵王置。秦、西汉治善无县(今山西右玉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宁武县、雁门关以北,大同市、浑源县以西,和内蒙古黄旗海、岱海以南地区。东汉移治阴馆县(今山西朔州市东南八十里夏官城)。属并州。此后辖境
在今江苏南京市紫金山西麓、玄武湖东南端岸边地。南朝齐永元二年(500),崔慧景进兵建康,东昏侯遣王莹都督众军,据湖头筑垒,即此。
书名。清涂景涛撰。二卷。景涛曾入刘坤一等人幕,并代拟函札、奏疏,故集中不乏与时务相关者,如代金州副都统寿长草拟之两封奏疏,皆为沙俄租借旅大之事,可备参考。有光绪三十四年(1908)刊本。
在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南。明宣德九年(1434),苗人据此为变,都指挥顾勇讨破之。
清乾隆二十九年(1764),锡伯营自盛京(今沈阳)移驻伊犁河南岸驻屯,按名分给地亩,自耕自食,一旗为一屯,共为八屯。嘉庆时新凿锡伯渠成,乃南移新渠两岸,筑屯堡而居。
又作该、核、胲、垓、冰、振,殷墟甲骨文作王亥,亥上或刻一鸟形。商先公。冥之子,上甲微之父,相传善服牛,以牛负重致远,常以牛群去各地作交易,到有易时为其首领绵臣所杀(《竹书纪年》)。甲骨卜辞中又称高祖亥
官名。北齐初,始置国子主簿。隋大业三年(607)置一员,为国子监属官,管理本监庶务。唐代国子监置一员,正八品,垂拱元年(685)改为从七品下,掌印,勾督监事,七学学生有不可教者,举免之。北宋景祐二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