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圉
春秋周畿内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):王子朝之乱,单氏“伐东圉”,即此。
春秋周畿内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):王子朝之乱,单氏“伐东圉”,即此。
?—约1304元宗王。察合台曾孙。宪宗死,拥戴世祖即大汗位。灭宋后,长期驻守畏兀儿、哈密力(今新疆哈密)之地。至元二十二年(1285),被笃哇击败,罢兵权。后获赦,驻守西北。
北朝时太原祁县(今属山西)人。有武略。初为员外散骑侍郎,曾从北魏北海王元颢出讨关陇万俟丑奴,平阳王元修闻其名,引为宾客。元修即帝位时,使总宿卫。曾劝帝西迁以摆脱丞相高欢之控制,帝纳之。西魏大统四年(5
1512—1578明河南新郑人,字肃卿。嘉靖进士。嘉靖四十五年(1566)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,参预机务。隆庆元年(1567)受首辅徐阶排挤,乞归。三年召还,以大学士兼掌吏部,与张居正共同促成
书名。唐孟棨(启)撰。一卷。棨字初中。乾符进士。文宗时官于梧州,僖宗时任司勋郎中。此书为诗话之始,采六朝诗本事二则,唐诗本事三十七则,分情感、事感、高逸、怨愤、征异、征咎、嘲戏七类。光启二年(886)
今河南商水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元十六年(800),淮西“吴少诚进击韩全义于五楼”,全义夜遁退保溵水县城,即此。
魏、晋、南北朝盛行舞蹈之一。铎,即大铃。舞时振铎鸣金,声和八音,身不虚动,手不徒举。晋时,傅玄曾作《铎舞曲》,歌词有《云门》、《咸池》、《韶舞》、《夏》、《濩》等五首。该舞多用于宴享,舞者人数无定,以
见“内务府三旗前锋营”。
官名。十六国前秦置,西秦、南朝梁及北魏亦置。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)职员令未载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定为四品。梁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七班,拟镇兵将军等号。大通二年(529)
官署名。五代后梁置,以院使为长官,旋改称乾文院。北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)复置,掌造金银犀玉等工巧器物,并加彩绘、装钿等装饰,供应宫廷及各府署所需仪物、器仗、权量、舆服等。设监官四人,以京朝官、诸司使
春秋燕都。在今河北雄县西北。《世本》:燕“桓侯徙临易”。战国称*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