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署名。南京临时政府设置,见“参谋本部”。
官署名。宋设此署,掌管收山泽所产冶矿铸钱等。后又加“都大”二字。参看《宋史·职官七·提举坑冶司》和“提举坑冶司”条。
蒙古语,意为“管城者”。又译“八刺合赤”。元朝城防人员及其官长均称此。怯薛中亦有此职,掌宫门守卫。大都城门尉,例由怯薛八刺哈赤充任。
官名。宋始置,属史馆。掌点校书籍。《文献通考·职官五》说:宋代“史馆又有校勘、检阅、校正、编校等官,或以布衣之该洽者为之。”金属国史院,元属翰林兼国史院,明属翰林院,清则置于文渊阁。
元朝吏职。掌监视省事,设二员,有中书令则置。
官名。清末农工商部属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左、右各一人,正三品,简任。掌辅佐堂官,综核各司事务,并得派赴各省考查农工商务。
明钦天监分科之一。清代改称“时宪科”,参见该条。
官名。东汉钩盾令的属官有显阳苑丞,掌管显阳苑,桓帝时置。
陆军同等官。北洋政府设置,其军阶为准尉,协助军乐长掌军乐事务。
官名。渤海国右六司支司戎部属官,位员外上。